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创下了如此丰功伟绩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在他死后却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惊天谜团。
有人说,假如没有那几个挖井的农民就不会发现震惊世界的兵马俑。然而,真正让秦兵马俑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却是那些在尘与土之间,用耐心与细致的磨砺,一点点发掘,拼合历史的秦陵考古者。在2009-2011年期间,考古专家许卫红亲历了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近日,她所著的《说说秦俑那些事》一书由三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4月23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曾担任秦兵马俑考古发掘领队的女考古队长许卫红,独家披露了兵马俑考古发掘背后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1 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最爱
记者:秦始皇陵地下文物与遗址往往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1974年3月,随着兵马俑的发现,考古工作者进驻秦始皇陵展开科学发掘工作,一大批重要的陵园遗迹得到发现。秦兵马俑也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那么,它是秦陵最大的陪葬坑吗?
许卫红:兵马俑尽管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却不是秦始皇当时的最爱。最爱的东西,当然要尽量安排在近身处,如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各类陪葬坑。
秦陵地宫中有许多宝贝,奇器珍怪“藏满”了。丽山园内,更是“满藏”了。藏,埋起来的意思。目前发现的陪葬坑近180座,按由内而外排座,有四层次: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封土内及地宫外封土下、内城之间、陵园之外。四个层次反映了陪葬坑与秦始皇的亲疏远近关系,兵马俑坑属于陵园外最外层的埋藏,离主人有约1695米,距离陵园的外城墙1225米。所以,在秦始皇陵园全局中,兵马俑陪葬坑不是老大。
记者:乐府是皇家庆典和祭祀时管音乐的官署,无论是庆典还是祭祀,饮酒与奏乐往往一起进行。而秦始皇陵礼仪性建筑遗址中的最重要宝器,首推乐府钟。
许卫红:这件意外得到、转而又从博物馆展柜中不翼而飞、再从香港藏家手中收回的秦代错金银乐府钟,现为秦始皇陵博物院的顶级藏品。1976年袁仲一先生春节值班,沿陵区散步时无意间看见土崖边有个“指甲盖”大小的绿光,一抠,宝贝。乐府钟通高13厘米,小巧玲珑,工艺精美。钟上不同纹饰相间排列,相互衬托,外形精美。钟体有调音带四条,带上发现锉痕数道,表明当时已经进行了调音。1982年著名音乐家吕骥先生敲响了乐府钟两千年来的第一声,并鉴定它的音调为C调,音质清脆悦耳,音准度也很高。
2 洗土寻宝发现『接骨木』
记者:人们把考古叫作“挖土”,可是,你们不仅“挖土”,还“洗土”。
许卫红:工作开展以后,我马上联系公安、后勤部门,请求帮忙从一号坑大厅外北环道西端接道水管、垒矮墙。“洗土?”师傅弄不明白我要干吗。“坑里挖出的土,要挑选一些,洗洗,找找秦代的麦粒”。找找秦代的麦粒,是一句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话。寻找秦代植物遗骸,是本次发掘洗土的目的之一,专业名是植物考古浮选,浮选本来是指漂浮选矿,考古研究中为了提取古代植物遗骸,也用浮选。通过浮选,找到遗址中炭化的植物遗骸,研究当时人们种什么庄稼,荒地上长什么草,山上有什么树。依靠这种方法,越来越多的遗址中发现了炭化麦粒,陕西人爱吃面,面条像裤带,各式面食离不开小麦。根据对岐山周原王家嘴地点土样的浮选,农作物除了谷子、黍子、稻、大豆外,就有小麦,时代最晚距今三千多年。陕西境内浮选出的小麦颗粒,目前仅此一例。
记者:找到秦代的麦粒了吗?
许卫红:没有找到麦粒,却找到了田紫草、接骨木。田紫草,紫草科紫草属的植物,一年生草本,见于低山草坡、丘陵或田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接骨木属忍冬科接骨木属,又叫满天星,有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的药效。生于山坡或丛林中,在欧洲被称为是“有利有弊的女巫植物”。后来女儿告诉我说:《哈利波特》书中死亡圣器之一的老魔杖,就是接骨木。
3 修陵工匠曾在俑坑里吃烤肉
记者:兵马俑的很多发现都出乎意料,据说在俑坑里发现了一把“钥匙”,这是怎么回事?
许卫红:“钥匙”的事儿我记得清楚。2010年3月25日,北部发掘点的工人喊起来,“你快来看看,这出来一把钥匙!”我过去仔细一看,它不是钥匙,是一件削刀的柄,银质,环状,与刀体连接处断裂,继续剔除上层覆盖的黄土,铁质刀体出现了,总体形状环首,直背,直刃,通体残长19厘米、宽0.6厘米,含银85.57%左右,打副耳环足够啦(笑)。不远处同层位上,还有一块动物骨骸和另外一把铁削刀。骨骸残长18厘米左右,为较大型动物肢骨残段,褐色。两件削刀和动物残骨,都出土在俑坑填土层中,是修造俑坑的工匠们留下的遗留物。有可能是工匠们吃肉落下的,俑坑修建闲暇之余,吃吃烤肉,可不是一般“骊山徒”可以干的事啊。1996年二号坑西北角类似的遗迹也有发现,几块砖围放着一堆炭迹,炭灰里有小动物的肢骨。
记者:不是说,修建秦陵的人都是刑徒吗,身上还可以带刀?
许卫红:这刀是小工具,也是装饰品,就像你钥匙串上的指甲刀。再说哪有那么多刑徒。《史记》上说,发动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分别参加阿房宫和陵园修建。徒和刑者是并列称呼,说明是两类人。徒是服徭役的平头百姓,汉代才开始称罪犯为徒。很多人都以为“骊山徒”是刑徒,这是用两汉史料解说秦制的一个误会。秦律所称之“徒”均指“徭役”,并非罪犯。
记者:有学者认为,原则上,兵马俑坑建筑选材应该非常严格,每一根木头都是经精挑细选之后,多次加工而成,而实际上,俑坑中发掘的棚木却有一些并未完全取掉枝杈而是“满身带刺”。为何大老远地从蜀、荆地区运来的木头,不加修整就用在坑内,令人不可思议?
许卫红:是我们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修筑宫殿和陵园建筑这些重要的地上建筑还有寝殿,可能使用的从蜀、荆运来的木材,要修整枝杈使用良材。而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最爱,不过是一群卖力的子民而已,身份不高,所以用材上也比较粗糙,住“安居房”,合情合理。
4 发掘彩绘『刀下留情』
记者:秦俑身上使用的各种颜料:如生漆、朱砂、赭石、石青、石绿、中国紫、骨白等的化学成分、制成方法及其在秦俑身上的施色部位,这些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材料。其中,中国紫和铅白、铅丹均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那么,这些弥足珍贵而又极度脆弱的彩绘又是如何发掘出来的?
许卫红:由于建筑坍塌,上层填土及千年以来形成的淤泥,重重塌压在陶俑、陶马残片的表面。失去胶质黏附力的彩绘,大部分反贴在填土及淤泥的表面,形成与土结合紧密的印痕。怎么才能大限度地留住陶俑表面的彩绘,使彩绘在清理的时候不被“粘”下去,操作的原则必须是“刀下留情”。
清理用的工具全是医用器械。有各种型号、各种规格的手术刀,药用棉签、脱脂药棉。刀片有圆刀、弯刀及三角刀等,先是请后勤部采买了12号刀片、7号刀柄,很适合土层较厚区域开展深部割切,后来又换成4号刀柄与20号手术刀片配合使用,用于土层薄的区域开展浅部割切。尽管总钱数不多,三年间持续的采买,采购员成了医药器材店的熟客。
发掘有时需要的工具千奇百怪,工人白建设擅长车、钳,略懂机械制作,经常发明一些小设计,绘出草图交给后勤置办,给采购员带来不小的工作量。采购员说:“你那儿需要的东西,市场上多半没有现成的。”相比之下,手术刀就是型号繁杂,不难买。
说实话,观众很难看到清理彩绘的全部细节。2010年4月2日,正在清理的十过洞24号陶俑,下半身的颜色非常棒。工作面狭窄,四人从进入工作面就双膝跪地,两个多小时没歇口气,喝口水。与此同时,栏杆外一阵喧嚣,一位导游唠唠叨叨反复给观众讲述:“几个月现场都没啥变化,磨洋工,看着人都着急”、“老鼠打洞都比他们的效率高”、“他们每天就干一点,挖出的土都不够塞牙缝。”
这样的话,让蹲得腿麻的师傅们情何以堪!
5 考古笔记不是《盗墓笔记》
记者:有部小说很火,名字叫《盗墓笔记》,考古人可以说是穿越时空,在和古人对话,在平时的考古发掘中你们也会记笔记,能透露一些秘密吗?
许卫红:(笑)秘密,一定是《盗墓笔记》看多了。考古笔记,是工作人员每天必做的功课,戏称“课堂作业”。内容一般包括日期、天气、参加工作的人员、主要工作等内容,最后还要有一些初步的分析,格式要求图文并茂,有文字,附简图。2010年对新工人现场培训,为了便于掌握,把日记要表达的内容总结为7个问号:何时?在哪?谁?干了啥?怎么干的?结果是啥?说明了啥?
文如其人,日记也是如此。同伴们的日记,有的从格式到内容,严谨、规整,足见科班功底;有的草根平民化,读起来通俗易懂,如唠家常,用词诙谐,所附草图令人捧腹;有的日记简明扼要,附图适量,有很好的检索功能;有的日记,有点无面,有骨头没肉,枝末细节全被忽视。
考古发掘日记,不算业务成绩,难登大雅之堂。一年里,写几十万字的日记,年底总结会上没有发表论文,业务成绩仍然为零。
随着考古学普及教育的开展,已有越来越多的发掘日记得以公开发表,这对复原整个发掘过程,真实体现工作人员的喜怒哀乐,展示考古工作鲜活、真实的面貌,尤其是拉近公众与考古工作者的距离,多有裨益。新一代的领队也选择把日记网络上传,供公众雅俗共赏。
发掘日记变成铅字,就可以算业务成绩,“撰写文字×××万”,了不起,可以参加职称评审了。
本报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