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5月26日电 (张一辰 党田野)“结婚是喜事,但我盼望婚礼是唯美、浪漫的舞台剧,而不是甜蜜的‘战场’。”正在筹备婚礼的“准新娘”张虹直言,丈夫家乡的“闹婚”习俗让她有些发憷。

  “闹婚”也称“闹洞房”,是中国民间流传至今的婚礼习俗,本是热闹、祝福的代名词,如今却逐渐演变成失控的“恶俗游戏”。近日,在陕西安康市举行的一场婚礼上,新郎的多套西服均被“闹婚”的人们扒掉、撕毁,还有人不断往新郎身上涂抹红油漆和喷彩。新郎穿着破烂的“新装”,面对一杯混合着芥末、辣椒、酱油的“重口味”交杯酒迟迟不敢下口。此事引起热议。

  西安白领梁松认为,只有缺少礼仪观念的人才会在别人的婚礼上肆无忌惮。“闹婚不是风俗,而是恶俗,往往会将婚礼变成充斥着尴尬和荒诞的‘闹剧’。”

  近年来,关于“闹婚”的新闻频频发生。在诸如“贵州新郎闹婚被绑电杆遭鸡蛋猛砸”、“被伴郎按地摸胸,伴娘报警”等一系列婚闹事件中,几乎都存在强迫他人、性骚扰等现象。记者上网搜索“闹婚”一词发现,网络上的观点几乎呈一边倒态势。多数网友痛斥“闹婚”是道德缺失的体现,也有网友称如遭遇被“闹婚”,宁可不结婚。

  “关于结婚,我坚持‘三不’原则,不订婚、不收彩礼、不办婚礼。”网友“小林的薰”表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与其在婚礼上娱乐众人,不如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在内地,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结婚的繁文缛节并不在意,但对他们的父母长辈而言,操办好儿女的婚礼是向外界表达对孩子疼爱的一种方式。家住陕西渭南的田国富这几天正不断劝说女儿放弃旅行结婚的想法,“娃们啥都不知道,结婚是两家人的大事,多少乡里乡亲都看着,不办的话太丢人了。”田国富称,按当地习俗,婚礼越是隆重热闹,则预示着这家人往后的生活就越红火。

  2016年,官方曾下发《关于“十三五”期间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意在倡导婚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和借婚姻索取财物现象。但对于如何规范“闹婚”等习俗,并未有明文规定。

  专家表示,大喜之日,亲朋欢聚热闹一番无可厚非,但凡事都得讲分寸。无底线的“闹婚”不仅代表个人涵养的缺失,更说明其精神文化水平难以跟上物质生活的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结婚是大趋势,建议相关部门能够行动起来,对“闹婚”行为进行引导,让婚礼不再变成“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