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饭庄夜景,6月19日后将成为一种记忆。
西安饭庄东大街店初期
西安饭庄名厨曹秉钧向弟子们传授技艺
操作间里,西安饭庄的大师傅们正在专心工作
改革开放初期西安饭庄三楼包间
6月19日,西安饭庄东大街总店将正式启动拆迁重建计划,继华侨商城、唐城商厦、北大街百货大楼、大华饭店、五一饭店之后,又一座寄托西安人无数回忆的建筑即将作古。在拆迁倒计时的日子里,西安饭庄东大街总店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老顾客,“来吃的不仅是饭,更是追忆,是情怀。”
本报记者 张江舟 实习生 宋世凯 文/图
被业界誉为“三秦饮食文化的地标”的西安饭庄,建店伊始,即有“东钟西鼓、青龙白虎,香菜热汤、西安饭庄”民谣流传。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安饭庄以名厨主理的陕菜及上千种陕西风味小吃,成为海内外朋友品味陕西人文历史、感受地域饮食文化的必到之处,迄今已有87年的辉煌历史。
虽然西安饭庄的分店已在古城西安遍地开花,但其东大街总店在西安本地人心中的位置却从未改变。采访中,不少50、60年代出生的老西安人都对这里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这是周总理吃过饭、点过赞的地方,当年可是举全省之力的‘总理工程’!”“只要有朋自远方来,一定会带到西安饭庄吃陕西特色美食,倍儿有面子!”
6月19日西安饭庄拆迁重建
“前几天,我们以前一起在厨房拿铲的同事给我打电话,他听说饭店要拆了心里挺不好受的,让给订上几桌席,老伙计们再一块儿吃顿饭,说以后怕是没机会了。”牛忍安是西安饭庄面点师傅,与饭店近40年的感情让他面对即将拆迁的事实感慨万千,“我进饭店的时候还是20岁的小伙子,这马上该退休了却要先送饭店走,一辈子的青春和回忆都跟这里有关啊!”
据了解,伴随着新一轮“第一金街——西安东大街”综合改造计划的启动实施,目前位于东大街298号的西安饭庄总店因楼体比较陈旧,拟进行楼体重建。本月19日,西安饭庄总店将正式启动拆迁重建计划。重建之前,西安饭庄东大街总店将搬往钟楼饭店继续营业。
西安饭庄原副总经理郭玉琦表示,这栋老建筑曾经是西安城里最气派的大楼,绝对的地标性建筑,但拆除重建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1971年我就调来西安饭庄工作,全程参与了1973年的建设,现在是退休被返聘回来负责这次的拆迁和后期重建工作。”他说,“这么一栋满载记忆的建筑要被拆掉的确让人觉得可惜,但我们必须忍痛割爱。首先,这栋大楼因为建造时间较早,当时采取的建筑工艺也有限,楼体的抗震性能较差。尤其在经历了汶川和玉树两次大地震后,楼内的墙体出现了多处裂缝,而且裂缝一直在变大。我们也曾邀请当年设计大楼的工程师回来诊断,并对大楼的柱子及承重墙等进行了反复加固,但这些都无法治本。其次,西安饭庄的楼体外观老旧,也的确不符合大西安时尚街区发展的需要。我们饭庄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配合市上的统一规划。”
据介绍,西安饭庄在完成拆迁后,此处将建设一栋高层商业综合体,届时西安饭庄还将继续入驻这里。郭玉琦说:“在重建完成之前,我们这个店的员工将暂时分流到西安饭庄其他的分店继续上班,这些老员工都是我们饭店不可流失的宝贵人才资源,作为传统国企,西安饭庄能走到今天且经久不衰,甚至越做越大,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功臣。”
家住东门里的金女士是西安饭庄的忠实粉丝,她说:“从小就常跟父母在里这吃饭,我今年已经50多岁了,可以说我就是和这个饭店一起长大的。希望拆完之后赶紧重新建起来,必须还得是老店的手艺,必须还得是老店的味道,现在能吃到正宗老陕口味的店在西安没有几家了。”
葛先生是西安饭庄附近中学的一名教师,30多年前从外地分配到西安工作,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都会来西安饭庄吃一顿饭。“西安饭庄还会建起来,但这栋楼以及关于这栋楼的记忆以后可就找不到了。我刚来西安那会儿就经常来饭店吃饭,馄饨、肉饼儿、金线油塔、臊子面、泡泡油糕、葫芦鸡,现在想起来满满都是幸福的味道。”他说,“现在的饭店越来越多,花样也比以前丰富了不知多少倍,但还是舍不得这里!”
1936年周恩来设下“和平宴”
据介绍,西安饭庄始建于1929年,以“陕菜正宗、陕西风味小吃大全”闻名于世,由冯克昌先生及当时西安的一些社会名流集资建成,初名为“西安饭店”,地址在西大街(现在的钟楼饭店为其原址)。1942年冯克昌将当时各名流集资款一一归还,形成独资经营,改“西安饭店”为“西安饭庄”。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时转为国营,为了保持西安饭庄的经营特点,扩大经营搬迁至现东大街298号。
采访中,几位在西安饭庄工作了40年以上的老员工都多次提到周恩来总理,称西安饭庄能发展壮大至今离不开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
郭玉琦回忆说:“早在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为促成和平解决大计,董必武、周恩来、叶剑英在西安饭庄设下‘和平宴’,用陕西特色菜点、黄桂稠酒招待了东北军、西北军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以及一批抗日民主人士,最终达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这是周总理第一次来到西安饭庄。”
时隔37年,1973年6月,敬爱的周总理陪同越南贵宾来到西安、延安,下榻丈八沟宾馆,当时省政府从西安饭庄抽调了几名厨师和服务员到宾馆参加饭菜烹制和服务招待工作,周总理见到胸前佩戴着“西安饭庄”标志的职工后,顿时想起30年多年前曾经品尝过西安饭庄的美食佳肴,便亲切的跟他们打招呼,询问了西安饭庄的有关情况。当时周总理的原话是“西安饭庄的菜点做得好,有特色,有名声,要扩大西安饭庄的规模。”
周总理离开西安以后,当时的省市主要领导考虑到接待外宾和满足国内顾客的需要,认真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决定于1973年10月开始动迁,消息传开群情振奋,各方怀着对敬爱的周总理深厚的感情,争先恐后,踊跃参建。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不幸逝世的噩耗传来,工地的建筑工人,单位的职工个个泪流满面,哭声一片,人人心如刀剜,许多老职工捶胸顿足,放声嚎哭。西安饭庄还未粉饰的宏大楼面,通体挂起黑纱,上面写着:“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建筑工人表示:“保质、保量完成好总理关心的工程”,职工们表示:“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办好企业,为总理争气。”
当年春节,工地上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年初一的早晨,市建二公司设备队老工人欧喜顺毅然退掉了回老家探亲的火车票,来到了工地;青年工人赵明信与未婚妻协商,推迟了婚期,来到了工地;家属委员会的焦爱莲、夏巧英带着百余名家属来到了工地……从清晨到黄昏,一批批前来饭庄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的群众接连不断,沸腾的工地上到处是一派紧张繁忙的战斗景象。仅春节假日期间,到这里参加义务劳动的就有近千人次。曾全程参与西安饭庄改扩建工作的郭玉琦至今还收藏着一张已经发黄的1977年1月7日的《西安日报》,在一篇题为《缅怀周总理,高楼平地起——西安饭庄重建纪实》的新闻报道中,当年的群情激荡、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跃然纸上。
1977年下半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横亘70米,高6层,营业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的新西安饭庄大楼在东大街中段提前一个月竣工营业了。当时的西安市民把这项工程亲切地称为“总理工程”。
一座城市留下了的味蕾记忆
“西安饭庄1977年落成后,成了当时西安最著名的‘小吃城’。一楼分东小吃部、西小吃部,卖一些锅贴、肉夹馍、臊子面、千层油酥饼等等。二楼面向大众,经营大众炒菜和婚宴。当时婚宴18块钱一桌,这个标准在当时已经算非常豪华的配置了。”今年57岁的西安市民张先生与太太就是在西安饭庄摆的喜酒,2014年10月,王先生又在这里给他的儿子完婚,他说,“我结婚在这儿,我儿子结婚在这儿,我孙子的满月酒也是在这儿。在我的心里,最好的味道,最美的回忆都在这里!”
今年端午放假期间,西安饭庄同样迎来了满堂宾客,大量顾客宁可在饭店大堂排号等座儿也不愿离去。“这排队的场面让我想起八、九十年代来西安饭庄吃饭的盛况,那时候赶饭点儿过来,你想买个千层油酥饼啥的,那队伍得排好久好久。”西安市民赵阿姨笑着说。
味蕾对一些人而言是一种记忆,对一些人而言却意味着青春。
“那时候我们刚进饭庄的年轻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到大师们精湛的厨艺、刀工、勺工,简直都惊呆了!当时的西安饭庄真可谓是高手云集,因为是总理工程,把饭庄做好那是当做政治任务来干的。我很清楚地记得,几乎全省的餐饮精英都被集中到了这里,西安市十大名厨也有好几位。走进厨房你都能吓一大跳,拿刀的、掌勺儿的、揉面的、摘菜的,个个儿要么是陕菜大师,要么就是风味小吃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每一个售卖窗口都是由厨艺大师亲坐镇的!”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西安饭庄餐饮总监常驹成说,“当时我们就想着哪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大师。师傅们不仅厨艺上高超,还教我们厨德,教怎么做人。师傅传道授业,徒弟尊师重道。现在回忆起来,当年那种师徒关系真的太珍贵了。”
“西安饭庄能有今天的声势,能留得住这么多老顾客,饭庄的这些大师傅们功不可没,是他们精湛的手艺擦亮了西安饭庄的招牌。”面点师傅牛忍安说:“我师傅薛志刚是陕西小吃的宗师,我是他的大徒弟。记得一开始跟着他学做白吉饼的时候,那会儿只有木炭炉子,特别容易烤煳,问师傅怎么办,师傅也不说,就让在旁边看着,自己琢磨。给师傅倒水、洗衣服、送茶叶,还是不说,就让自己摸索。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当年师傅的这种教学方法把我给练出来了。”
“这次拆迁不是结束,而是一次新的开始,重建后的西安饭庄绝对不会辜负顾客们对它的期望和信任。”常驹成说,“西安饭庄再往前走一百年都不会忘了陕菜、陕西小吃,要做好陕西的这张美食名片,这是西安饭庄人坚守了近一个世纪的理念。三秦文化的味蕾形成自己独特的菜品,味蕾上的延续和传承是我们西安饭庄必须勇于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