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超市生鲜食品包装和标签标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简称《规范》),其中规定,超市不得将购进的生鲜肉类预先加工成肉馅等产品形态进行包装销售或直接散装销售。昨日记者走访西安市多家超市发现,目前肉馅均为预先加工销售,原料肉品质、价格难分辨,保质期无法得知,而《规范》一旦正式出台,这种肉馅的销售形式将被打破。
肉馅的原料肉品质难辨别
在五路口万达广场的华润万家超市中,生鲜肉类被摆在冷柜中销售,其中就有销售肉馅的地方,各种不同的肉馅被分别摆放开,价格在每斤16-18元不等,每一盘肉馅上盖着一层透明的保鲜膜。
记者观察发现,用肉眼只能分辨出不同肉馅中含肥肉与瘦肉的比例多少,肉馅所使用的原料肉的品质却无法辨别。“肉馅不像整块的生肉,可以大致看出肉的新鲜程度,消费者很难分辨品质好坏。”在超市中购物的刘老太太说,对于肉馅,她较担心的问题是,事先加工,如果使用的是碎肉或品质不好的肉,花钱买到的肉馅品质就不行。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原料肉都是每天新进的货,加工成肉馅是为了方便售卖,超市中没有现场加工肉馅的服务。
各部分肉价格不同肉馅却看不出
“五花肉和后腿肉每斤的价格都有分别,不同部位的肉加工成的肉馅,成本价不一样,事先加工肉馅直接售卖,消费者却看不出来。”记者走访中,在解放路人人乐超市购物的孙先生说。
据超市生鲜肉类销售人员介绍,肉馅的价格与使用原料肉的价格有直接关系。但正如消费者孙先生所说,从肉馅的外表看不出原料肉使用的是生猪的哪个部位,“前腿肉一般比五花肉的价格要高一些,猪身上每个部位的肉,价格都有差异,撇开里脊这种纯瘦肉不说,如果其他都是肥瘦相间但不同部位的肉做成肉馅,不排除会出现五花肉做成的肉馅卖成前腿肉的价格。”孙先生说。
事先加工好的肉馅难寻保质期
除了品质和价格外,肉馅的保质期也是大部分消费者较为关心的问题。在记者走访的西安市各大超市中,预先加工销售已经成型的肉馅普遍存在,而其他包装好的肉类产品,部分在包装上印有屠宰日期和保质期,但事先加工好的肉馅却没有这些信息,只有部分有包装的肉馅有加工日期。
超市或将不能事先加工肉馅销售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超市生鲜食品包装和标签标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记者了解到,此次旨在规范超市生鲜食品经营行为,加强超市自行设定或设置生鲜食品包装及标签标注管理,杜绝超市等食品经营者擅自更改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等违法违规行为,防范生鲜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障食品安全。
《规范》中明确提到,超市可应消费者要求将生鲜肉类加工成肉馅等产品形态进行销售,而不得将购进的生鲜肉类预先加工成肉馅等产品形态进行包装销售或直接散装销售。也就是说,该《规范》正式施行后,超市预先加工肉馅销售的形式将被打破,同时消费者对于肉馅品质、价格、生产日期的担心将得到解决。本报记者白圩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