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年前的1956年夏天,一趟趟特殊的专列从上海一路向西,列车上的乘客都是同一所大学的师生和员工。他们凭着手中一张粉红色的“乘车证”一路来到西安。在一片麦田里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

  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吴百诗教授是当年交大西迁的第一批教职工。当年他和同事们带着3000多名学生以及部分教学设备一起登上西行的列车。那时候,离开繁华的上海,在西安等待他们的除了一栋教学楼和几栋公寓楼外,就是大片的麦田了。

  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 吴百诗:图书馆还没动工呢,图书馆前面到我们教学行政楼前面是一个大坑,一下雨的时候里面都积水,有时候要脱了鞋过去的,都是烂泥,兴庆公园根本就没有,就是一片农田,兴庆公园那个湖,我们都挖过泥的。

  当时的西安不仅城市建设落后,在工业方面除了几个纺织厂外,几乎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工业基础,高等院校也只有四所,其中包括农学和医学类院校。但随着各类建设力量的注入,在之后的十年里,西安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 吴百诗:交大迁来1956年到1965年的时候,西安确实已经成了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重工业中心文化中心。西边有了电工厂,东边有了国防工业的工厂,那也是现代化工业的工厂,再往东边有飞机城、有西飞公司有试飞研究院,西安已经有一个很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是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时间流逝,当年同时来西安的许多当年的老教授都已长眠于这片黄土地上。当初照片里这个26岁的年轻人也已经白发苍苍,看着自己的学生一批批毕业离开校园,其中很多都留在了西安,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吴老说自己很欣慰。

  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 吴百诗:我也是从青年教师慢慢成长为比较成熟一些的教师,在这里成了家,整个的人生已经贡献给陕西贡献给西安了,现在已经在西安生根了,已经可以说是西安人了。

  退休在家,吴老平时还是很喜欢通过电视、网络来了解最新的讯息。作为一个西安人,吴老说,他还想看到西安更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