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勇 许祖华 陈钢

  西安市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正在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变得“可触可感”。

  组建“跨区县大学区”、推动城乡学校“强弱联合”,全面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并探索“县管校聘”,“以考促教”、实现综合素质培养“可触可感”。今年以来,西安市着力打破体制障碍和观念束缚,以深化“学区化办学”为重点,将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均衡,提升了教育质量,获得群众认可。

  均衡教育资源突破“区县壁垒”

  “作为一个农村学校,能与主城区的名牌学校‘亲密接触’,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蓝田县安村镇白村初中校长王炼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白村初中与西安市雁塔区高新第二学校组成“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并非简单的交流帮扶,而是基于“学区化办学”模式的深度融合。高新第二学校校长高杨杰说:“两校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已全面展开。高新二校今年已为白村初中送教5次,白村初中师生共120人次到高新二校交流,高新二校独创的知行拓展课程已被白村初中借鉴推广。”

  受益于教师“青蓝工程”,白村初中语文教师李莹拜高新二校省级教学能手党金红为师,她说:“党老师每学期至少听我两节课进行指导和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一所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学校,就近吸纳三五所薄弱学校组成一个大学区,实施教学管理、设施、教师、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备课、教师培训、质量监测、评价激励“九统一”,这是三年多来西安市实行“学区化办学”,推动“强校弱校组团发展”的主要举措,目前全市3083所中学、小学、幼儿园共组建成719个大学区,实现全覆盖。

  西安铁一中校长庆群、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校长王凤进等教育界人士认为,与传统的校际帮扶相比,西安市通过组建大学区强化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促进了捆绑式发展;在管理上打破了各学校相对封闭的模式,促进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资源共享;在机制上打破了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二级管理模式,赋予学区长学校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近三年来,西安中考考生中,中上游分数段考生总数持续增加,今年6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是2013年的2.5倍,而且分布学校越来越广泛,显示了“学区化办学”的积极效果,西安基础教育的正金字塔结构,正在向橄榄型结构转变。

  “及时有效地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需要不断拓展学区化办学的内涵与外延。”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说,为此,西安市一方面打破区县壁垒,推动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另一方面打破校际壁垒,推动组建“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紧凑型大学区。

  去年以来,西安主城区优质学校与郊区县学校已组建51个跨行政区域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从“区县域”延伸到了“市域”。优质学校校长兼任薄弱学校校长的“紧凑型大学区”达到21个,通过强校品牌输出快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雁塔区翠华路小学均开创了“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紧凑型大学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输出优质品牌、管理模式、优秀师资,快速缓解了就学矛盾,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利好。

  大学南路小学校长李茵说:“通过太白路小学与大学南路小学成立紧凑型大学区,扩大了优质教育规模,太白路小学学区内每年新入学的150多名孩子,到学区外择校的比例从两年前的50%左右降低到了现在的5%。”北池头社区居民李蓉晖的孩子正上二年级,她说:“北池头小学成为翠华路小学分校,让孩子不用择校就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在新城区,通过组建后宰门、康乐路、大明宫、朝阳门4个区域教育共同体,打破了区域内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往“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建立校际间纵向、横向的联动渠道,通过“网格化”基础教育链条,不仅均衡了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缓解“择校热”,也实现了基础教育连续性,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

  新城区省级示范高中89中是后宰门区域的召集单位,校长吕高愿说,从横向来说,后宰门区域3所中学的教师互相交叉参加课题研究,使得实力较弱的40中和43中在招生上有了很大变化;从纵向来说,过去中小幼属于“隔离自办”,教师几乎没有交流。“现在我们到小学和幼儿园去座谈交流,共同开展活动,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注重吸纳各自教学上的优势,把优质资源和理念从幼儿园延续到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