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城市还是乡村,农民会用“脚”去投票

  7月下旬,农忙时节,三秦大地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收获季。

  每天早上天尚未亮,大荔县双泉镇的小伙子宋帛鑫便起身去大棚里面摘枣。紧接着,他要按照前一天晚上整理好的网上订单分批打包发货。一盒2公斤装的脆甜冬 枣,他的售价统一为88元。这比其他农民的枣稍微贵一些,但比超市里的价格便宜,而且做到了从地头直接到客户的一步到位,没有了中间环节,符合了现代农业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最多的一天,他发送了250公斤的枣。

  “现在的农业早已步入了专业化时代,只有那些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人才能在农村脱颖而出,就像是在其他市场领域一样。”大荔县农业局副局长雷孟师说道。

  宋帛鑫就是这样的代表。2012年,他和妻子分别从两所不同的“211”大学毕业,被顺利地分配到深圳两个国企。“作为城市普通上班族,拿着普通的薪 水,过着普通的日子。”但随着家乡冬枣的兴起,加之水果电商的高速发展,他们二人决定回老家种植优质水果,打造自己的品牌。

  刚回到家乡时, 包括父母在内的亲朋好友的看法是:唉,你看这俩孩子,大学毕业四年了,现在混不下去回家种地了……对于这样接连不断的质疑,再多的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他 们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和效果去证明自己。幸运的是,如今当回农民才半年,他俩已经开始渐渐尝到了甜头。

  对于农村和城镇户口之别,宋帛鑫的看法是:“是农民还是市民都无所谓,年轻人反正都得不断努力嘛!”

  户口是表象,利益才是内里。城市还是乡村,不同的人群会用“脚”去投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旭瑞,在2014年曾经对关中渭河沿岸一些世代以耕种土地为主的村庄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不同人群的进城意愿。 据了解,目前村子里50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依然在家经营土地,5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包括未婚妇女)多外出打工。调查显示,中年以上的农民已经习惯了 乡村生活,对村庄和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看来,城市生活节奏太快,作息时间不能由自己安排,消费水平太高,尤其是人际关系冷淡,缺少人情味,这些让他 们很难适应。他们认为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城里一样好,因此对城市生活并不向往。

  “根据我的调查,这些村里有一些富裕户虽在县城买了房子,但是没有人去居住,只是作为一种投资。对他们来说,家人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王旭瑞说。

  相对于中年人,青年人对待城市的态度就比较多元化了。80后、90后青年人大多喜欢到城市去闯,他们有的是被生活所迫,有的是为了出去见见世面,有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些人对待城市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是否满意。

  70后的年轻人和80后、90后有不同的想法。对于前者来说,进城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提高生活的质量。但有一点在这些年轻群体间却 是相似的,当被问及有没有去城镇定居的想法时,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如果有条件还是愿意到城里去居住。这些条件主要指就业条件、住房、孩子上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