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正式公布,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城市发展规划、创新驱动等发展路线图和施工图敲定。3月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李生荣就这份“十四五”时期全省共同行动的纲领进行了详细介绍。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11项重点任务敲定

  《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11项重点任务,主要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西部创新高地;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为重点,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陕西。

  2035年人均生产总值居民收入“两个翻一番”

  李生荣介绍,《纲要》统筹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2035年目标概括为“两个翻一番”,即人均生产总值较2020年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

  《纲要》明确了“十四五”发展6个方面具体目标:一是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左右;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制造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二是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三是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秦岭、黄河流域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五是高品质生活迈向更高水平。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一老、一小”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六是高效能治理实现新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全力建设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

  对于 “十四五”时期,陕西在对外开放方面的重大举措,李生荣介绍,“十四五”时期,陕西全力建设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纲要》提出,以亚欧大陆桥陆路通道为主、以国际航空货运航线为辅,发挥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作用,统筹各类运输方式发展,高效串联国际国内物流通道和节点,完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构建“一主五廊”通道空间布局,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黄金通道”。“一主”,即贯穿国内东西,向外连接中亚、南亚、西亚、欧洲、东亚、北美等区域的主通道;“五廊”,即由西安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内蒙古五个方向延伸,覆盖国内主要经济活动地区。同时,在建设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过程中,着重发挥中欧班列长安号的重要战略通道作用,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加强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境外物流设施布局组网,到2025年,集结号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货运量达到400万吨,建成投用10个海外仓。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达到1万家

  作为科教大省,陕西将如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李生荣表示,这是全省人民最为关切的问题,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在进入新发展阶段,陕西究竟能否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否把我们所讲的科教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能否形成新发展阶段陕西追赶超越新优势、新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把创新发展真正落实下来。”李生荣说,“十四五”规划就是要把这件事情全面地、扎实地、完整地、系统地落实到位。

  他说,我们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十四五”的首要任务,从创新平台、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生态培育5个方面对“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作了部署。具体讲,突出基础创新,围绕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推进陕西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型综合性陕西实验室体系,争创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科技原创“策源地”。突出“两链融合”示范,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高起点、高水平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推动西部科技创新港“双链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使西部创新港成为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创新型企业腾飞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万家。实施创新型企业上市、创新人才创富“双百工程”,到2025年力争实现100家科技型企业上市,实现100位科技领军人才创富。

  四方面推动“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

  陕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大省,在“十四五”时期将怎样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李生荣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从四方面对这项工作予以推进。一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到2025年在陕西经济结构中,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3%;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降低对能化产业的依赖。“十四五”时期形成的万亿产业是先进制造业,主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关中煤电规模,加大煤电淘汰关停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有序开发建设水电和生物质能,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三是积极扩大森林碳汇规模。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6.5%,森林蓄积量达到6.2亿立方米。四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实施温室气体排控与污染防治协同治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推进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

  对于如何推动共同富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李生荣介绍,“十四五”规划从编制到实施,所规划部署的六件大事,每一件都与陕西居民密切相关。

  “提高居民收入,通过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他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高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1个百分点。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下限,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00万人。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毫不动摇,推进基础教育提质攻坚,到2025年全省公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均达到50%;五年新建500所左右中小学。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加强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制和保障制度。深入实施健康陕西建设行动,完善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省建设500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康复护理床位新增1万张。

  本报记者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