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新近在榆阳区安崖镇黄家沟村的一处未命名河谷中,看到了密集度较高的中侏罗纪时期植物化石。在河床裸露出来的岩层上随便敲几块岩石下来,或者就在地上散落的岩石中寻找,就能发现大量植物化石,有的呈谷穗状,有的呈鱼骨状。

  跟随着黄家沟村民黄军卫徒步翻越两座山后,沿着河谷走一公里左右便是他发现植物化石的地方。据黄军卫讲,这一块的岩石属于侏罗纪时间,比较光滑、细腻,适合叶片的保存状态,就连细小的叶片都保存完好,非常清晰。通常来说,植物化石都是在地下深处,采集比较困难,而黄家沟村河谷里的这片岩石层是裸露在外的,为化石的采集降低了难度。

  在我国,辽西属于古生物化石较多的地域,但是也没有像这里密集度高。在这片岩石层中,除了已确定的植物化石,还曾发现类似种子形状的化石。具体是不是种子,还得等专家将样本分析后才能知道。

  沿着河谷走到最深处,还裸露着一片白垩纪时间的岩层,这里的化石明显比前面的少了很多。“短短的一段路,你就从侏罗纪走到白垩纪,走过了几千万年。”黄军卫笑着说。

  黄军卫告诉记者,2011年他在村里山上抓野兔的时候,偶然间发现这处河谷的石壁下掉落的石块上有植物叶片的印记,感觉像书上所讲的化石。于是他在河谷两旁仔细寻找,找到了很多类似的石头。从此便产生了兴趣,扎进了对岩石和古生物化石的学习中。这5年来,黄军卫买来地质、化石类书籍,并且上网查找各种资料,还加入各种古生物化石交流群,经常和专家交流,现在也算是半个“化石通”了。

  为了让村里的植物化石得到重视,他把采集到的化石标本分类拍好照,发给北京、西安、南京等地的地质研究院的专家。2015年9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专家郭老师来到黄家沟村进行考察。

  记者通过电话及微信等方式采访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专家郭老师。郭老师表示,该植物群以真蕨纲、银杏纲为主、同时还伴有苏铁纲和松柏纲等裸子植物。根据对黄家沟村的植物化石为中侏罗纪延安组植物群的分析,郭老师认为其代表了一个暖温带——温带的植被类型。该植物群的研究为中侏罗世植物分类及系统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材料,有利于该地区古植被恢复及古气候重建,同时对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专家正在采集样本,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