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小区售楼中心
高先生展示公司800万购买商铺的合同
核心提示
宝鸡市眉县银海小区的多位购房者和开发商签了合同,交了款,双方还在县房管所进行了合同备案,却被告知遭遇一房两卖,甚至还出现了一套房子备案三次的荒唐事。相关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事件折射出地产市场在虚热下的监管失控,其中缘由也引来诸多坊间传言,但投资购房者因此遭受损失却是事实,并可能陷入无人买单的尴尬。
800万买的商铺别人在装修
高先生所在公司掏了800万元在宝鸡眉县银海小区购买商铺两年半了,迟迟不能收房拿钥匙。最近终于听到事态有了新进展,却是商铺被转租,有人已经搞起了装修。
5月31日上午在装修现场,一位年轻人拿出一份租赁合同解释说,自己在今年5月18日和某风机公司负责人李某签订了合同,租下一层中的两间,约300平方米的门面房,准备开火锅店。租期从今年的9月30日起,到2021年10月1日截止,共5年期限。年轻人强调,因为自己有合同,且已经交了部分租金,所以装修不可能停下来。
高先生拿着在房管部门备案过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又来到宝鸡市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被告知他们公司出示的800万元购房款收款收据,在开发商的账务中查不到入账流水,认定为虚假购买,所以此前的备案不予承认。
今年5月初,高先生和公司的法律顾问到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再次确认公司名下在银海小区购买的两层商铺权属,被告知到“银海小区处置小组”询问。小组一位成员答复高先生:你们公司当初在眉县房地产管理所备案的购房合同就是一张废纸。
2013年10月,有朋友告诉高先生在宝鸡眉县有商铺可以投资,他当即前去考察,发现还是现房,且五证齐全。宝鸡宏宇置业有限公司是该楼盘的开发商,“法人方强告诉我,3到18层的住房已经销售完了,只剩下一二层的商铺,我们经过协商,最后以打包形式把两层共1649.36平方米的门面房,以每平方米4850.37元的房价,共计800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高先生称。
“10月21日,我们两家公司正式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还分别派专人拿着这份合同,到当时的眉县房地产管理所申请备案登记。”高先生拿出13张银行汇票告诉记者:从2013年11月5日开始,到2014年1月3日,公司分13次向双方约定的三个银行账户汇款800万元。宝鸡宏宇置业有限公司在确认房款交齐之后,将2013年10月21日开具的800万元的收款收据交给了他。
64套房卖了八九十次
高先生所在公司交清购房款后,就等宝鸡宏宇置业有限公司交房,再去办理房产证。“最初开发商方强说要等通了电,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去问,又说电已经通了,就等消防验收最后一关。”
去年7月底忽然听到开发商方强因病去世了,察觉事态有变的高先生闻讯立即带领公司法律顾问去方强在宝鸡火车站附近的常驻办公地点,寻找公司其他人员,结果发现大门紧锁。周边邻居告知他们,这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我们又去眉县房管所查询,人家两次都承认这个商铺确实在我们公司名下。”高先生目前担心的是,自己公司名下的商铺,怎么能被一家风机厂的负责人李某租给了别人?莫非开发商方强将商铺又卖给了这家风机厂?
担心一房两卖的并非高先生一家。眉县金渠镇村民李某林遭遇的却是另一个版本的困局。去年7月份,李某林给在外地打工的女儿一家在银海小区看好一套房子。签了合同,李某林将39万元购房款一次性就付清了,银海小区销售人员却告知李某林,要他拿着购房合同去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备案登记。“备案的时候我一看,当时我这个房,已经被凤翔县一个姓王的人买走了,人家已经备过案了,具体时间是在2013年6月14日。”李某林说,原来在电视上看到过有开发商搞一房两卖在骗钱的新闻,自己还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不料这次还真的发生在我身上。”
自己购买的房子已经被别人备案登记,这就意味着房子之前就卖给了别人,李某林认为这是开发商独自在“捣鬼”。从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出来后,他把自己的遭遇告诉给了其他购房户,结果,大伙到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一查,才发现,他们都遇到了和李某林一样的问题,有些购房户虽然也有备案,但在他们前后,还有其他购房者浑然不知会遭遇一房二卖,手里的购房合同也在眉县房管所按上了备案公章,只不过这一事实没有被工作人员说破罢了。
“当时售楼部还在这里不停地卖房着呢,我去派出所,去公安局经侦大队报了警之后,卖楼才停止了。”眉县赵先生的遭遇也是大同小异,他说自己两次在银海小区购买了16套房,事后得知有3套房在自己备案之后,又被他人重复备案,“还有几套房是开发商把我的房又卖给了其他人,已经把人家的房款收了,也没签合同。现在人家都把房子装修了搬进去住了”。
赵先生说目前自己一套房的钥匙都没拿到,经多方打听,赵先生发现像自己这样的受害者还真不少,原因就是开发商方强总共有64套房子,可是先后被卖了八九十次之多。奇怪的是有不少房子在县房管所都一路绿灯地备案认可了。
两名当事人被处理
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防止一房两卖,维护购房者利益,原国家建设部专门出台了《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进行行业规范,其中第十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在未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前,将作为合同标的物的商品房再行销售给他人。也就是说一房不得二卖。
业内人士指出,实行购房合同备案制度,可以对开发商进行有效的制约。它不仅能促使开发商加快建房,按章办理产权证,也可使购房者更加放心,很好地规避了一房二主为消费者带来的诸多隐患。本来是用来防止一房两卖的登记备案制度,然而在眉县房管所,因为工作人员的原因,让众多买房者一下子陷入钱、房两损的尴尬境地。
时任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巨文娟表示,前面已经备过案了的情况开始就发现了。“发现以后,方强拿来要备案,给他没有办理,让他走了。”结果后来他寻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最后给我打招呼,说先给备了。他以后就把前面的合同撤了,我就给备案了。
主管领导林军玲答复记者说:这个事我不可能犯那低级错误。明知道一套房子办到两个人名下肯定不合适。至于为何明知故犯,林军玲选择了沉默。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师永雄表示,出现这样的错误还是主管领导和办事人员把关不严。
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2015年11月29日已经查明,其下属的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巨文娟是重复备案经办人,同时,在收取的合同中,有20多份合同的签订时间经过涂改,且超过商品房买卖合同必须在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备案的时间规定。决定给其行政记过处分。
同样因工作失职,情节较重被处理的还有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林军玲。眉县纪委查明,林军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擅自决定不收购房合同原件;同时没有尽到监管职责,致使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在给银海小区售房合同备案过程中,重复办理备案合同19份,造成一房多卖给购房群众造成较大损失。县纪委2016年4月21日对负责售房合同备案管理工作的林军玲撤销党内职务,降低一级岗位等级处分。师永雄主任5月31日表示,目前两位被处理的同志已经恢复工作,但岗位都做了变动。
县政府去年底成立了处置小组
眉县本地人黄某告诉记者,2013年7月,宝鸡宏宇置业有限公司法人方强因资金短缺向他提出借款100万元,他不想借,方强便提出可以便宜卖给他特价房子,正好自己也有这个需要,便在17日签订100万元购买5套房子的合同,当天双方就在眉县房管所进行了备案。
黄某也在当天通过银行缴清了5套房子的100万元购房款,2015年5月,按照方强要求,又交了5套房子的45000元的维修基金。在获悉开发商方强2015年7月底去世的消息后,黄某发现收房无望,遂将宝鸡宏宇置业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眉县人民法院于2015年11月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黄某诉被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黄某告诉记者,自己的官司打赢了。法院依法查封了那五套房子。通过法院取得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黄某表示,如果眉县房管所要作废自己5套房子的备案资格,自己已经做好了再打行政官司的准备。
眉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师永雄告诉记者,银海小区确实有一房两卖和一房三卖情况存在,县政府已经在去年底成立了处置小组,具体安置方案已经形成,正在等待政府的审批,一切以处理小组结果为准。处置小组解决银海小区购房纠纷的前提是保证真正购房者的利益,对以融资为目的商品房备案,按照城市房屋备案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界定融资备案合同与购房者之间关系的案例,依法不予认定。目前已经对这类违规备案户下发了撤销备案的通知,并在今年4月20日通过了仲裁。再将他们投资的金额数目,按照当时房价,折算成房子。如此善后处理就是为了不给购房者和政府留下后患。
师永雄主任表示,银海小区处置方案出台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处理银海小区的房产,某风机公司法人李某是政府安排做银海小区资产看守工作的,他让人搞装修这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也制止了几次,再不听劝阻,损失自负。
文/图本报记者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