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周利用车床加工机器配件李锋周利用车床加工机器配件

  宝鸡陈仓区40岁农民李锋周,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他从1998年开始,耗时18年,发明了投饵机、农用增氧取暖机、面皮机、米皮机等8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投资生产。从投入两千元开始起步创业,由生产样机到规模化生产,一步步走入正轨,如今他的专利产品远销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民发明家。

  目前,李锋周正在研究发明陕西各类小吃的机械化加工生产,他的追求和理想是将陕西小吃以及小吃的加工机械产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22岁农家娃高中毕业回家搞发明

  在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办太公庙村村后有两间钢架结构的厂房,这就是宝鸡太公食品机械厂所在地,厂房里边有车床、刨床、钻床和电焊机,记者进门时,几名工人正在紧张的工作,其中一名身穿蓝色工作服,身高1.75米,身体消瘦,略微秃顶的中年人正在车床上聚精会神加工机器配件——他就是农民发明家李锋周。

  今年40岁的李锋周是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村民,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他从1998年开始,从事实用机械产品的研究发明,并获得8项国家专利,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民发明家。

  说起最初的发明,李锋周坦诚,“刚开始纯属偶然”。1998年,22岁的李锋周从他家附近的杨家中学高中毕业后,没有选择到外地打工,而是回到家里帮助父亲种庄稼,承包40多亩鱼塘,喂养鲤鱼、草鱼、鲢鱼和鲫鱼。夏天是鱼生长的关键时期,投饲料最为繁忙。40亩鱼塘,需要把鱼食一把一把地撒下来,一天下来,累得他胳膊都抬不起来。于是他就设想着,能用机械投食代替人工操作,但试验了几次都不得要领。李锋周的父亲李栓柱,年轻时曾经在公社农机厂当过技术工人,对农机产品的生产比较在行,在父亲的帮助下,李锋周投资2000元购买机器配件,用了一年多时间,第一台投饵机的样机很快制作出来。他首先在自己家的一个鱼池做了实验,发现利用投饵机喂养的鱼,比其它两个没有用投饵机的鱼产量提高了40%以上,特别是冬季喂养,过去人工投食不均,喂养的鱼大小差距很大,自从用了投饵机后,出塘的鱼大小均匀卖相很好。随后,他们给其它2个池塘的鱼也用上了投饵机,效果同样明显。

  当时,在太公庙村周边养鱼面积有上千亩,“李锋周发明了喂鱼机”,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周围的村庄,宝鸡市陈仓区水产养殖站的站长高宝印现场观察后,下了这样的结论:投饵机不但省人省力省饲料,而且大大增加了鱼的出塘量,每斤鱼能节省0.2公斤鱼饲料,一亩鱼塘的产量由过去的500斤-800斤,最起码能提高到1600斤。

  第二年,李锋周和父亲一边养鱼一边推出了自己发明的投饵机,他们租用了他家附近一个空院落购买生产设备投入生产,每台投饵机售价600-700元,产品销往宝鸡、西安、甘肃、宁夏等地且大受欢迎,短短两年多时间销售近3000台。在邻村一位养殖户的建议下,2000年4月和2001年1月,他申请的程控自动投饵机第一代、第二代发明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批号,从此,走上了实用机械的研究发明和制作道路,成就了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