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王伟民 王建)在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种菜卖菜是村民们最主要的产业。然而,前些年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时不时地出现,眼看着地里的菜长得很好,但却很少有客商来买,有人无奈之下甚至将好端端的菜扔掉。不过,从两年前开始,这里的菜却突然不愁卖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华州区,大白菜的销售旺季是在春节前,不过赤水镇东屯村的菜农薛本利却没有急着卖,他想捂一段时间,打个时间差,到开春后能卖个好一点的价钱。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薛本利:现在卖菜已经不愁了,有村上的小董,我只要把菜务成,给他一说,他就帮我们卖了。

  这两天价钱不错,他就打算卖掉,于是就赶到村北头的小董家里。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薛本利:我这还有几亩白菜,你帮我把这销一下。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董瑛飞:没问题。

  找到了小董,说明了来意,就看见小董拿出了手机,随便按了几下,就告诉薛本利,没问题,明天收菜。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董瑛飞:基本上到我这来说,超不过三天,我就给他卖了,像他这明天就能解决了。

  第二天就能解决?困扰东屯村人多少年的难题,到了这个小董这里,就成了轻飘飘一句话?这个小董到底是说大话还是有真本事?

  第二天一大早,记者赶到东屯村时,客商来拉菜的卡车已经到了村里。

  记者:师傅从哪里过来的?

  客商:从西安。

  记者:这次过来能拉多少菜?

  客商:拉一万来斤白菜。

  而此时,在薛本利的地里,突然来了许多人,拿起白菜就开始剥皮。因为白菜要先剥皮,才能装袋,然后装车。那么,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呢?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没事就是小董叫,反正多少有点报酬。

  原来,他们都是东屯村的村民,全都是小董叫来的,给白菜剥皮,每人每小时七块钱,剥完皮装袋还另算工钱。对卖菜的薛本利来说,他什么都不用管,坐等着收钱就行了。两个多小时,剥完皮的白菜开始装袋,上车,过磅,到了下午三点,薛本利家的两亩白菜已经全部卖完了。

  两万多斤白菜,用手机聊个天,花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已经卖掉了,这样的卖菜方式如今对于东屯村甚至赤水镇周边的菜农来说,已经不再新鲜,那么这个小董究竟是什么人,他到底是怎么把菜卖出去的?村民们为啥这么信赖他呢?

  小董全名叫董瑛飞,今年刚满30岁,从小就在东屯村长大的,2008年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咸阳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他之所以会回到村里卖菜,还得从两年前家里的一起遭遇说起。

  董瑛飞父亲董社会:前年莴笋就是八分钱,你把那剥成光杆不够工钱,最后弄得没办法,四亩地投资了这么多钱,收回来等于一亩地把两千块钱贴进去了。

  两年前村里的莴笋滞销,对本本就不富裕的小董家里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当时小董的弟弟正在上大学,家里开销很大。看到这种情况,刚刚在城里站稳脚跟的小董突然向父亲提出,他想回家卖菜。

  董瑛飞父亲董社会:他要回来,我说你在城里干得美美的,你回来做啥。

  对于很多人家来说,子承父业或许是件美事,但对种了一辈子菜的董社会两口来说,他们深知庄稼人的辛苦,实在不愿意孩子大学毕业之后,还回来和土地打交道。

  董瑛飞母亲罗春霞:当时我心里确实是不高兴,我心里想你是个大学生,本来是在城里办公室坐的。

  面对家人的反对,董瑛飞却反倒更加坚定了回来的决心,虽然嘴上没有说,但实际上董瑛飞做出卖菜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真正从这件事里看到了商机。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董瑛飞:我觉得这个行业目前来说,还是很有前景的,现在不是国家也说互联网+么,我现在干这个,就是互联网+农业。

  因为从事过互联网推广方面的工作,董瑛飞很快就找到了蔬菜滞销的原因。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董瑛飞:当时这个菜我觉得最缺的就是信息,对外的信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找到了病因,就得对症下药,利用自己所长,董瑛飞当即开始在网络上大展拳脚,微博、微信、贴吧,各大农业网站、门户网站,能发信息的地方董瑛飞一个都不放过。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董瑛飞:每天都会给菜农去讲这个问题,我就说商品意识要提高,提高的话,客户在我们这边拉菜,拉过去的话,他就挣钱,他就卖得非常快,卖得快的话,他就经常到我们这边拉菜,那么我们这里的菜就越来越好卖。

  渐渐地,通过董瑛飞和乡亲们的努力,不少客户都尝试着来他们这里订货,而要维持好客户源,让新客户变成老客户,再带来更多的客户,董瑛飞还形成了自己的卖菜经。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董瑛飞:菜价钱要好上去,第一点选品种,品种非常重要,市场需求的品种,接近市场,市场需求啥品种种啥品种;第二点就是菜的商品性,菜农一定就是,周边的老百姓有一个商品意识,蔬菜卖到市场去就是商品,不好的菜坚决不能给客户装,因为它变成商品了;再一个蔬菜的包装,包装水平一定要提上去。

  正是遵循这样的卖菜经,不到两年时间,董瑛飞从一个城市里的上班族,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精明的庄稼汉,唯一不同的,就是平时大部分时间,他不是拿着手机,就是看着电脑,到处联系客户。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董瑛飞:坚持一个原则,客户最起码你这人要讲信誉讲诚信,啥价就是啥价。

  在董瑛飞几乎严苛的高要求下,赤水镇周边的菜农也渐渐认可了董瑛飞的做法,不光种菜要讲究,在菜的品质、包装上更要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董瑛飞卖菜的名声也响了起来。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现在相对来说我们光管种,小董把外地的客就可以叫来了,叫来现在选品种,还根据外地的需要的啥品种,今年有些人已经改变了种上了。

  如今,董瑛飞的手机里,存了2000多个全国各个省份的客商电话,这次帮村民薛本利卖白菜,他用的就是这里的资源。

  客商:小董还可以,说啥是啥,不会在那哄你,问他货源啊啥,他都给你按实事说呢,不会说哄你把你骗来。

  今年1月,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组看到了董瑛飞发布的白菜信息,还主动找到了他,为东屯村的白菜做起了推广。

  节目播出之后,南方不少的客商蜂拥而至,让东屯村已经卖得很好的白菜卖得更快了,不到一个月就基本上销售一空。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我们这一上电视以后,火起来以后价钱是直上七八分钱能涨到五六毛钱。

  华州区赤水镇东屯村村民:这现在有小董收菜了,我现在也就敢务了,原来我种一亩白菜,现在一下种几亩,

  看到儿子回来之后,村里卖菜的行情变得这么好,董瑛飞的父母也不觉得回农村有什么不好了,相反,他们现在认为,自己的儿子就适合在农村打开一片天地。

  (编辑:w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