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西关中“地下村”的变迁:人去窑空声渐悄

  中新社陕西三原2月27日电 题:陕西关中“地下村”的变迁:人去窑空声渐悄

  中新社记者 张远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78岁的郝正顺正在地窑内煮着面条,两名游客敲门而入。春节过后,郝正顺的地窑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游人,他自己也客串起了“讲解员”。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的三原县,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三原为古京畿之地,素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美誉。

  三原县的柏社村,作为当地遗留规模最大的地窑村,村内的200多口地窑已然成了“稀罕”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中新社记者走进柏社村,只见道路两旁的砖瓦房鳞次栉比,村内楸树成林、杂木交错。但一走进村子深处,却看不到一间房子,平地上星罗棋布着上百口地窑,烟囱突兀地“伸”出了地面。

  地窑呈正方形,边长12至18米,多为7至8米深,透着原始与古朴,似游泳池一般“沉入”地面,向窑内看去,四四方方如一座四合院。在地窑入口处,一道10多米长的斜坡直入院内。

  “每个地窑院中都栽有一棵果树,树冠冒出地面,防止有人不慎掉进地窑坑。”郝正顺告诉记者,院子分东西南北四面共8口窑,有厨房、厕所、起居室。作为村中少数几个仍住在地窑的家庭,郝正顺的院子干净整齐、采光良好。

  “我和老伴一直住在这里,所以2011年政府投资为我们修缮了地窑,现在就我们俩住,孩子们早已搬到地上住。”郝正顺说,自己经营了一些果树,再加上国家发的补助已足够生活,“住在地窑里冬暖夏凉的蛮好,主要还是舍不得离开。”

  据了解,随着越来越多村民搬出地窑,这种典型的穴居建筑正渐渐被民众淡忘,村里的青年人自立门户,都盖起了砖瓦房。

  在离郝正顺家不远处的一座废弃地窑边,村民郝耀虎正晒着太阳逗着狗。

  据郝耀虎介绍,家里70年代就打下了这口地窑,至今已废弃了十几年。他虽然已经搬出去住,但时常还要来看看。现在村里200多口地窑只剩下几口还有人住。

  “以前村民都比较穷,所以要打地窑,成本低。村里的地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到百十年的古窑都有。”郝耀虎对记者说,一个地窑往往要住几代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脱离了“地下”生活,纷纷搬到地上盖房子。

  郝耀虎说,地窑被废弃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出入不便。“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农用三轮车这类大型机车,地窑入口那么窄,出入肯定不方便。”郝耀虎说,况且现在孩子们都适应了城里的生活,自己的一双儿女就在城里买了房,地窑就更没人住了。

  据了解,当地为了保留这种民居传统,在村子里的200多口地窑中,选择了10口加以修缮供游客参观。“有人住才是最好的保护,没人住的房子,老得快。”郝耀虎说。(完)

  (编辑:w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