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正在给陕北人民带来更大福祉铁路,正在给陕北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原标题:陕北人的铁路梦

  在三个多月前召开的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上,榆林市与包海高铁起点城市包头市以及鄂尔多斯市共同签署了《关于推动包西客运专线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先行启动建设的合作协议》。这条纵贯整个陕北的高铁线路全长800公里,拟设计时速350公里,如能早日建成,将对陕北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消息一出,许多陕北人在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充满感慨,不由得回想起赶牲灵的历史,回想起陕北几十年来充满曲折的铁路建设史。

  特约撰稿人 惠世新

  一列列火车奔驰在陕北一纵两横电气化铁路线上,随着机车一声声的汽笛长鸣,山川沟道、梁峁坡塬发出阵阵回响。这响声似乎在向整个世界宣示,虽然高铁对于陕北来说还只是一个新的梦想,但陕北大地没有铁路运输的历史毕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1、赶牲灵的活儿干了千百年,赶牲灵的歌儿唱了千百年,在古代是辉煌,在近代是悲凉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由于年久日深的风雨侵蚀和水土流失,它的北边通向内蒙古的道路和西边通向宁夏、甘肃的道路,常常被漫漫黄沙所侵占,交通运输有时靠骡马都很困难,只得靠骆驼来承担,因此榆林古城便得了一个“驼城”的别称;它的南边通向西安的道路和东边通向山西的道路,出没在千沟万壑之中,很多地方险到连驴车马车都不能通过,只能驴驮马运,靠四条腿走天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中,才产生了那首传唱了千百年的陕北民歌“赶牲灵”。

  赶牲灵搞运输这原始至极的方法,在当今的年轻人眼中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可是在古代,它却为陕北的物资流通和文化交往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创造了无可否认的辉煌。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道路情况下,再没有比它更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运输方法。我的老家在清涧县城郊,记得小时候,村里的老一辈人经常向我们讲述过去的交通情况,那时的西安、兰州、包头、太原等城市在人们的脑海中是十分遥远的地方。从清涧县城出发到省城西安是12马站路程,风雨无阻,没有任何耽搁,也得12天才能到达。以此概算,延安到西安就得9天,榆林到西安就得17天。一路风吹日晒,吃苦受罪且不论,过险道人畜摔死在山谷,走稍山遇土匪打劫,落个人财两空是常有的事。然而路再险,活再难,在陕北的古道上,赶牲灵的队伍从没有断过,赶牲灵的歌声从没有停过,一代又一代人,走了千百年,唱了千百年。

  到了近代,当西方国家已出现了火车、飞机、汽车、轮船时,我国却远远落在了时代的后边。甚至到1876年的时候,还发生了把英商刚刚修好的淞沪铁路花28万两银子买回来,然后再花银子拆毁运到海边抛进海底的荒诞之事。那时的陕北当然也落后,别说坐过火车、见过火车的人没有几个,就是听说过火车的人也为数有限。所以赶牲灵的活儿还得继续,赶牲灵的歌儿还得继续,但那已不再是辉煌,而是无奈和悲凉。

  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咸榆公路才算勉勉强强穿越陕北,榆林、延安陆续修了机场,也有了几部汽车。但那少得可怜的汽车、飞机连军政单位都不够用,哪还有民用的份儿,普通百姓只能偶尔看上一眼,甚至连摸一摸都是奢望。但不管怎么说,人们总算实实在在亲眼见到了飞机、汽车这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对火车心存的种种疑虑也逐步打消了,看了几场电影中火车又吼又奔的镜头,听了越来越多外边来人的述说,人们头脑中火车、铁路的概念逐步清晰,而企盼火车能像汽车一样从家门口经过的想法产生了,陕北人的铁路梦就这样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