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更柱爱马,一条珍藏了40多年的牛皮缰绳,可以做证。缰绳被他小心翼翼地保管着,隔段时间,他都会擦上油,细心擦拭,以此保证皮子柔滑细嫩。

呼延更柱每天都要骑着马溜达一会儿 本报记者 李宗华摄呼延更柱每天都要骑着马溜达一会儿 本报记者 李宗华摄

  但是,找不到马,缰绳也就少了“用武之地”。上个月,呼延更柱作出决定,“给家中买一匹马。”

  6000多元买来云南矮马

  西安南郊三兆村,68岁的呼延更柱是村里有名的花灯艺人。这里以花灯制作闻名,他的父亲就是花篮灯的创始人,也是全村花灯行业的奠基者。

  “小时候,成天就和马打交道,爱马养马骑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马曾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在农业生产、狩猎、交通运输、战争等方面,马都立下过汗马功劳。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机械的广泛应用,马逐渐退出城市人的生活,“20多年了,想见一匹马,还挺不容易,心里特别想念。”

  最近几年,呼延大叔有了买一匹马的想法,多方留意、打听哪里可以买到马。在他心中,马不仅有他的童年记忆,也有一份精神寄托。“这些年,养宠物的人很多,但是养马的人太少了。”他解释说,城市生活太局促,即便你买来一匹马,单单是喂养的地方,都找不到。

  呼延大叔住在城市郊区,家中有个小院子。今年10月,他在网上看到云南有位客商卖马,便主动联系了对方,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匹云南矮马。

  云南矮马虽然体型小,但体质结实、肌腱发达,特别善走山路,是当地很有名的运输力量。“挑选好马后,找来一位熟人,专门开车运回西安,路上花了近3天。”

  “马蹄声很响,绝对拉风”

  马买回来了,呼延大叔像迎接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举行了专门的“接风仪式”,家中一楼的两间房子也被腾出来,专门修了马棚,并备好了马鞍、马镫、马鞭、马辔头。

  “它很乖,特别听我的话,但是陌生人还是驾驭不了。”昨天,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一见呼延大叔,小马驹便很快地凑了过去,将头靠在他的手掌心,不停地撒娇。

  一个月来,呼延大叔几乎每天都会骑马外出遛弯,最远的一趟,去了长安区引镇,15公里的路程,走了两小时,“马蹄声很响,奔驰、宝马都要靠边,绝对拉风。”说起这个,他近乎眉飞色舞。

  “每天吃两顿草料,草料是专门割的,还要拌上麦麸、玉米、面汤。”呼延大叔说,养马他最擅长的,一是要懂得马的习性,和马交朋友;二是要搞好环境卫生,“每次出门,都会给马身上套一个专门收集粪便的袋子,粪便及时清理。”

  就像养在家中的宠物一样,谈起这匹马,呼延大叔满脸自豪,“马忠诚,高贵,坚毅,不可征服,这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向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