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地基开始,潘祝娥便在上课之余到工地上四处看看。如今,榆林市佳县通镇前吕岩村小学的新校舍大框已经盖好,只差门窗和内部粉刷了。潘祝娥仿佛看到,不久后孩子们在崭新校舍学习的情景。每每想到此,潘祝娥就止不住眼眶发热。她对自己在三年前选择重新开办这所关闭多年小学的决定而感到欣慰与骄傲。
为了学生辞职回乡办学
1986年出生于佳县农村的潘祝娥,2004年毕业于绥德师范学校,毕业后便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爱心小学和佳县朱家洼小学作为民办教师从教9年。
“我丈夫的家是佳县通镇前吕岩村,村小学关闭多年,每次回家我总能看到村上的一些孩子由于没地方上学在家劳作。”在与家人商量后,她辞职回到吕岩村,最终通过努力,潘祝娥借到了一孔适宜作为学校的窑洞。她拿出多年的积蓄5000元,为学校添置了简单的桌椅板凳,购买了一块黑板和几包粉笔,向村委会借来了一台老式电脑、一台打印机和一个音响,学校就这样开起来了。那一年,她27岁。2014年,前吕岩小学开学了。面对7双求知的眼睛,潘祝娥不敢有一丝懈怠。除了睡觉的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她都待在学校。
为了学生变身“百科全书”
“在农村教学,你不能只专于一门课程,你要当孩子们的‘百科全书’。”潘祝娥将自己家中所有的课外读本拿到学校,又动员孩子们把课外书拿到学校,建立了一个读书角,并制定了读书计划。一学期下来,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知识面也得到拓展。除了主课,潘祝娥同时为孩子们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课程,让孩子们学到了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
“要教好孩子们,首先自己必须会,但对于这些课程我完全是个外行。”通过打听,潘祝娥得知离家十公里远的镇上有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美术培训班。每周周六、周日,她都要骑着自行车去学画画,然后在美术课上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给孩子们。
如今的前吕岩村小学不仅成绩出众,孩子们也是多才多艺。同时,潘祝娥也没放弃自考,并取得了大专学历。
为了学生省吃俭用
2015年学校的孩子增加到13人,班上来了好几个幼儿园的学生。潘祝娥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对于教育幼儿园孩子有些吃力,她聘请了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并将自己作为民办教师每年7500元的工资发给这位老师,而她两年来未有一分工资。
两年多,潘祝娥一直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她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爱戴,同时也引起了乡、县、市教育部门的重视。2016年,榆林市政府决定为前吕岩小学重盖教室。面对这一切,潘祝娥发自肺腑地感激,“我会用实际行动回报这些爱心,我会同孩子们一起进步成长,给彼此插上一双翅膀,让我们一起飞得更高更远。”
文/图本报记者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