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

  提起“天府之国”,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四川盆地或成都平原,如果说与陕西还能扯上什么关系的话,可能就是秦国的李冰父子建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虽然说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指向,而且多年来是唯一指向,但在讲述关中平原的历史时,我们必须指出,因为有了关中平原,历史上才出现了“天府之国”这个词,换句话说,关中平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

  在关中,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历史上曾经以水草丰美而著称并被誉为关中平原的“母亲河”。中、下游渠道纵横,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与秦岭也功不可没,秦岭的北麓发源了6条河流,所以,关中自古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水热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是中国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从战国时起关中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公元前338年,苏秦到秦国游说秦惠王时就称秦国的关中是“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前汉书》记载,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关中平原是中国水利事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46年秦开郑国渠,引泾水注入洛河,全长125公里,灌溉面积280万亩。汉武帝又开白公渠引泾水入渭。在此以前沿秦岭北麓还有从长安(今西安)引渭入黄的漕渠,既是水运航道,又有灌溉之利。后经历代扩建,使渭河中下游渠道纵横,有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是历史上著名的产粮区。

  早在《尚书·禹贡》中,把关中的黄壤土,就定为上上等,即是最适宜种植农产品的土地。经过周、秦、汉三朝的开发,以及秦、汉政府在关中大力兴修水利,使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支援了关中都城的经济。西汉时,关中已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粟米的储备,牲畜的数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司马迁的《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意思是说,关中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三,但却拥有全国十分之六的财富。这充分显示了关中在古代中国的经济地位。

  所以,那时的八百里秦川又称为“八百里米粮川”。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我国至少有7个地方曾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这就是:陕西的关中平原,四川的成都平原,山西的汾河盆地,北京所在的华北北部,太湖平原,福建闽中地区以及沈阳一带。除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外,其余5个地方只是个别典籍作为个例或在个别时期称其为“天府之国”,基本都是昙花一现,所以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就是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虽然秦汉时期就有了“天府之国”的桂冠,在文字记载上比成都平原早了800多年,但五代以后,关中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战乱不止,经济凋敝,元气大伤,“天府之国”已名实相悖。倒是成都平原后来居上,“天府之国”的美誉一直保持至今。

  明清时期,即使偶尔被人称作“天府”或“天府之国”,大概也只是追忆了,因为就连生活在关中的人,也不知道脚下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