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2 操作手都是“自学成才”

  在西安一家媒体工作的小田,两年前网购了一台无人机,学习航拍。

  无人机上有详细的说明书,他按照提示,一步步学习,苦练了两个多月,无人机可以从20米一直飞到500米的高度。

  去年冬天,他带着无人机在曲江南湖附近进行航拍时,当高度升到200米左右,监视器突然没有画面了,“我还以为是附近有啥活动,信号被干扰了。”面对这种突发状况,不管小田采取什么措施,无人机都没有反应,小田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无人机飞走,最后也没能找到。

  说起当初开始玩航拍,刘冬直言不讳,基本靠“论坛里的经验帖”,或者运气好碰到同爱好者“交流交流经验”,“也没什么顾忌,磕磕碰碰就玩起来了”。

  “黑蝙蝠航拍中队”队员刘阳向记者直言,航拍中队的4个人,也都是靠“自学起家”的。“没有任何教材,只有一份无人机的说明书,你就慢慢练习呗。”刘洋说,无人机航拍的飞行专业性强,尤其是工作时,不是上天了就行,还要保证稳定,出成果。“我们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应措施,让无人机操作手取得相应的资质,航拍对社会而言是有用的,而不是添麻烦。”

  2013年,国家民航局出台规定,要求无人机重量大于7千克,飞行范围超过目视视距500米、高度高于120米以及飞入复杂空域内的,驾驶员需取得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的资格证。

  一位无人机培训师告诉记者,参加相关培训,要学习民航法律、空域飞行与申报、飞行原理、无人机知识及无人机飞行操作等20个科目,费用动辄上万元。

  由于全部都是自学,发烧友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无人机航拍毕竟是无线电操控,存在诸多不稳定性。西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航大队教导员李超告诉记者,以警航大队的操控手为例,每个人都进行过专业的训练,“安全飞行时间要达到100-200个小时,才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李超认为,无人机可以通过自带的智能软件,进行超视距自主飞行,也正是有了这种自带智能软件,让很多航拍发烧友在购买无人机后,只是看看说明书就“自学成才”,一旦遭遇意外状况往往无法处理,影响飞行安全。“很多发烧友以为自己练练就可以起飞了,飞了几次就自封高手了,其实不然,万一GPS出故障了,只能两眼一抹黑。只有通过专业训练、学会专业操作技能才能应急。”

  现状3 归哪个单位管 搞不清楚

  没有资质、没有培训,如何实施有效监管,难度可想而知。

  无人机航拍从业者赵小虎告诉记者,他曾打听过很多单位,去哪里考资格证以及飞行前向谁报备,如何走流程,问了一圈,都一无所知。

  记者走访了民航、公安等多个部门,对于无人机航拍究竟归哪个单位管?是否需要事前报备?如何进行资格审查?以上单位均回复,目前暂没有明确的归口单位。

  陕西省航模运动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航拍涉及多项准备事宜,对于事前报备、场地路线、操作技术、资格审查必须要有要求。“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不能超过500米,只有通过专门的考试,才能获得飞行许可证。从这个层面来讲,西安九成以上的无人机航拍都是非法的。”

  目前,无人机低空飞行执行的,大约有《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低空域使用管理规定》等规定,但对于大多飞行高度在500米以下的无人机管理、安全范围等,仍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办法。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行业来说,监管的存在一定是必要的。”西安警方相关人士认为,无人机若缺乏监管,拍摄的内容又没经过严格审查,会直接威胁到公众安全,“无人机都安装有摄像头,虽主要从事航拍、大型活动摄录等工作,但是不能排除某些人利用其偷拍公民隐私生活的可能,公民的隐私安全存在隐患。”

  上述相关人士建议,无人机购买要尽快实行实名制,每架无人机都应该有相应的机号和数据监控系统,“对于无人机研发公司来说,要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无人机航拍的高度、速度、飞行范围等可以上传到数据库,形成追查制度。此外要明确禁飞区,比如机场、部队和一些重要的党政机关。”

  不过就整个行业而言,一套有法律效力的行业标准亟需制定,这也是对无人机航拍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条件之一。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27日召开的2015通航发展峰会上,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曾表示,我国将出台《轻小型无人航空器运行暂行规定》。这将是我国首部关于无人机的“交通法规”。此外,工信部民航局适航性技术研究与管理中心专家苗延青也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牵头相关部门,做无人机分级分类的管理标准,将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推进无人机的规范管理。

  文/图本报记者范为民宋雨实习生杨丹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