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天禄:传承中华文化是我最大使命
人物简历
颜天禄,祖籍福建省永春县,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第四代华人。从 2000 年起,先后担任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议员、马六甲州立法议会议员以及马六甲州政府行政议会议员。他曾出任马六甲州教育、青年、体育部长以及公共建设部长要职,并在 2010 年受委为第九任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马华公会)马六甲州主席,2008 — 2018 年担任马华公会中央委员。曾二度担任马六甲州政府对华事务特使,同时身兼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华公会中央对华事务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先后荣获马六甲州元首封赐一级“拿督”勋衔、马六甲州元首封赐马六甲卓越勋章——“拿督威拉”,获选马来西亚国家杰出青年领袖。2014 年荣获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颁发“中马友好之星”纪念章。
春节将至。古城马六甲好热闹。
在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鸡场街,巨型的生肖兔雕像“兔圆年”已经上岗,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古城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鸡场街,听名字似乎不怎么高大上,其实这是“闽南语”的音译,是市集的意思,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来到马六甲,并在鸡场街一带设立“官厂”。此后,一批又一批的华人从中国南下而来,带动了马六甲的经贸和文化发展。如今,以鸡场街为中心的20多条街道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华人聚集区。
2008年,鸡场街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促使鸡场街焕发生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最核心的推手,就是马六甲著名的颜氏父子。
父亲颜文龙,马六甲响当当的人物,曾出任过三届州行政议员(相当于省委常委、副省长)。颜文龙之子颜天禄,现任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
我和颜天禄结缘是2019年。那年12月,我追寻郑和的足迹去了马六甲。当时吸引我的,一是郑和印记比比皆是,郑和文化和郑和精神对这块土地影响很大:二是鸡场街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三是我们海外华人的精神,他们在弘扬中华文化上的不懈努力,令我感动。
要想说明这三个问题,颜天禄是最好的人选。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马来西亚也是东盟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这是非常好的背景。
我和颜天禄先生日前进行了视频连线对话。我们聊了鸡场街、聊了郑和、聊了马六甲,也让我们在春节之际,感受一下海外华人坚守中华文化的精神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
对话实录:
“新春年景嘉年华会” 已经开启
刘:春节前是不是特别忙碌?
颜:是啊,特别忙,但非常开心。春节早已成为马来西亚的重要节日,我们举办的“新春年景嘉年华会”已经是第33届了,33届、33年,现在是马六甲最重要的春节文化活动。1月15日,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拿督张庆信来鸡场街考察,并为第33届马六甲州新春年景嘉年华”主持了亮灯开幕仪式。
刘:新春年景嘉年华都有哪些主要活动呢?
颜:年景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街上也挂起了灯笼,还有我们的吉祥物。今年的金兔子“兔圆年”已经立起来了。整个老城区红彤彤的,春节气氛非常浓厚。我们还举办了一系列中华文化活动,比如群狮闹元宵,特别是在元宵夜的时候。马六甲有一句话叫做“无狮不元宵”,就是每一年元宵节这里都会有百狮闹元宵。甚至在十几年前我们还办过2000头舞狮闹元宵,这是一个世界纪录。今年我们还挂起了全球最大的娘惹灯笼。
春节期间,还有很多本地的中华文化活动,比如书法等,还有一些歌唱比赛,唱新年歌曲等等,内容非常丰富。马六甲的华人社团也都会携手组织布置节庆装潢以及文化汇演运动。
通过举办新春年景嘉年华,主要是希望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也是祈愿早日驱散新冠疫情的阴霾,推动社会经济活动复苏。
刘:疫情对马六甲冲击大吗?
颜:太大了。疫情期间鸡场街95%的商店店铺几乎关门歇业,很多摆夜市的小贩没了生意,我们感到非常痛心。2022年4月,鸡场街正式恢复开放,现在人潮已经逐步起来了,很多都是年轻人一群一群的来逛鸡场街。(笑)5年前、10年前,多是一家大小、爸爸妈妈带孩子来逛,现在是年轻人自己走进来。这也证明了鸡场街又展现了它的魅力和青春的活力,这是一个好现象。
我父亲是鸡场街文化的开拓者
刘:我看资料说,新春年景嘉年华是您父亲最先带到老街的?
颜:是的。从1990年开始的。
刘:我上次在鸡场街工委会的院子里,看到您父亲的雕像。为什么选择一个“健美”的形象?
颜:因为我爸爸还没从政之前是健美先生,他还是亚洲先生、马来西亚先生。这边的街坊,还有贩商朋友在十年前买来这个铜像送给了我父亲。
刘:我还以为您父亲祖籍福建永春,是取“四季如春,永远少年”的意思呢?
颜:(笑)不是不是,就是因为是健美先生。
刘:父亲带给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颜:马六甲人都说他是一个传奇人物。父亲去年8月刚刚过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社会、给了国家。早些年,他搞体育、搞健美,随后也搞中华武术,他本身也会武术、也会气功。后来从政担任了马六甲州的行政议员。2000年,在他的号召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鸡场街文化工委会成立,修复老街的工作也相继展开。我当时已经是市议员了,也加入了这个保护和修复的工作。
今天的鸡场街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也让我们这里的中华文化能够永久的保留下来,这是父亲奠定的基础,他是开创者。我是他的接班人,是后来者,也是在接续他的工作,传承他的精神。
刘:(笑)您武术怎么样?
颜:(笑)我本身不会武术,但是我接棒成为了马六甲武术总会会长,我父亲是创会会长,担任会长职务大概有50年了。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刚刚接棒。前不久在印尼举行的世界武术青年锦标赛,我们总共夺得了6块金牌。除过武术总会,还有马六甲龙狮总会、举重工会、健身工会、泰拳道工会、柔道工会,我兼了太多的会长(笑)。
刘:听说鸡场街工委会要对外开放?
颜:嗯,我们正在筹备。张庆信部长指示旅游、艺术及文化部要与鸡场街工委会合作,把这里的办公室提升为重要的景点,免费向游客和民众开放。鸡场街工委会收藏了很多展现中华文化风格的牌匾,还有很多中国领导人到访的签名和珍贵照片。我们正考虑将这里打造为“鸡场街历史发展展厅”,同时毗邻的单位开辟为马来西亚中国友好馆,将体现郑和下西洋及华人参与当地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成果。
从“人去楼空”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刘:你们启动鸡场街保护工作之前,这里是什么景象?
颜:整个老街开始走向没落,人去楼空,很多年轻人都已经迁到新的地区去住了。我是在老街读的小学,很多同学也都搬走了。整条街房子倒的倒,塌的塌,有的还长满了野草。
刘:繁华落幕。
颜:嗯,过去这里很繁华的。以前整个老街区以鸡场街为主,也是以前我们主要的商业区,买卖呀市场呀,交易全部在这里,包括银行。马六甲有一个别名,叫小泉州,因为我们很多福建、闽南的同胞下南洋就来到这里,很多建筑的风格也都和中国南方的建筑风格很相似。我们都是在老街土生土长的,老街就是我们的家,感情很深厚。看到老街的落寞和走向衰败,非常心痛,于是父亲就成立了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老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老街的振兴工作。
刘:鸡场街工委会的工作和政府的边界在哪里?
颜:我们是作为政府和老百姓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府主要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提供支持,我们则在软体方面,比如文化事务、比如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协调鸡场街的民生等问题方面帮助政府做工作。
刘:要让当地人认识到老街的价值,并激发保护的意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颜:是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街坊还有当地的居民,举行了好多次的说明会,包括座谈会,当时有很多老街坊持不同的意见,很多都说不同意。我们苦头婆心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应该保护,而且对发展旅游业很有帮助。说心里话,过程还是很辛苦的,但最终我们还是说服了街坊邻居。
刘:你们为老街的振兴找到了什么样的道路?
颜:那时整条街几乎没人了,70%的店铺都关了门。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气聚集起来、提振大家的信心,这是最紧迫的。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也到国外包括中国去考察。最后我们形成了一个概念,就是搞观光夜市。因为观光夜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把人潮带进来,而且还能让更多的青年朋友在这里创业。您看今天的鸡场街,不只是带动了当地的企业发展,也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商机。
刘:最开始保护老街时,就想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吗?
颜:根本没有想过。最初主要的目的是让鸡场街复活起来,让它有生机。我们就是一步一步的往前做工作,期间有很多专业的人士,包括世界遗产方面的一些权威人士给我们了很好的建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想法也是这样逐步产生、并开始转化为行动的。其实中间过程也是蛮曲折的。2004年我们第一次提交申请书,就被联合国驳回了。但我们没有气馁,一边加大保护力度,一边继续修改文件继续申报。一直到2008年,鸡场街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当选马六甲州议员、并担任马六甲州教育部长时,曾接待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他们告诉我,将鸡场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没有问题的。我当时还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将三宝山也列进去。
刘:三宝山?和郑和有关?
颜:是的。三宝山离鸡场街大概2公里左右,是一个古墓群,郑和下西洋来到马六甲的时候,部分随从就葬在这里。此后大概留下了12000多个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古墓群,占地大概有1800亩。
我们始终认为这是马中友好的象征,证明在几百年前,我们华人先辈已经来到这个国家,来到这个土地,并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发展经济,包括参与建国,这是不可磨灭的历史。所以三宝山虽然是一个古墓群,但有它的历史价值。后来经过努力,三宝山连同鸡场街一同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我想,三宝山应该是中国以外的唯一个民间老百姓的古墓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定有他的意义在里面。
通过申报文化遗产,我们也多了很多经验。2020年,我们又推动马来西亚、中国共同将“送王船”民俗活动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马六甲,我们有了两个世界遗产。
鸡场街和唐人街的历史背景不一样
刘:做夜市的老街很多,为什么鸡场街能成功?
颜:因为鸡场街有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方面主要还是因为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都来马六甲。他当时就在马六甲驻扎、在这里设立官厂,这也是鸡场街老城区形成的肇始。17、18世纪,大批的华人南下又来到马六甲,形成了马六甲独特的历史文化。我是第四代华人,我祖辈大概是100多年前过来的,马六甲就是他们的落脚处,当时还没有新加坡,也没有槟城。
刘:峇峇娘惹文化就是这么来的。
颜:是。当时有相当数量的华人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混血后代,这也成为一个特殊的华裔族群。男性一般会被称为“峇峇”,女性则会被称为“娘惹”。我就是“峇峇”。
在马六甲,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整个老城区的历史地位。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建筑、还有多元的文化。如果到鸡场街上走一走,就可以看到,数百米的街道上,佛寺、兴都庙、清真寺以及基督教堂比肩而立,各种文化、宗教和睦相处。所以鸡场街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历史背景、多元文化的背景非常重要。
问:为什么鸡场街不叫唐人街呢?
颜: 鸡场街跟一般的唐人街还不一样。唐人街的形成是100年前,在清末或民初的时候,很多中国人因各种原因到海外定居生活而形成的。但鸡场街的历史更为悠久,我们是因为郑和下西洋将华人带到了这里,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和唐人街的历史背景不一样。
刘:在鸡场街的保护历程中,你们现在的担忧是什么?
颜:我们不能墨守成规,闭起门来做事。过去20年来,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绝不是万事大吉了。现在鸡场街也面临很多新问题,比如一些老房子年久失修,但现在维修它比盖一间新房子的费用还要高。因为是世界文化遗产,所以不能随便拆迁,而且维修必须要修旧如旧。对很多老房子来说,产权都是私人的,这费用和技术都是大问题。比如很多建筑风格,都是几百年前来自中国的工匠修建的,现在一些雕刻我们已经找不到人来维修了,非常遗憾。
我们也在努力和中国的政府部门、相关机构联系,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也和中国的一些街区、景区结好,加强交流。也是希望通过这些合作交流,既能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呼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和精神,同时,也能让更多中国的朋友了解海外华人是如何保护中华文化的。作为华裔,我们不只要保护好这里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中华文化在海外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大使命。
马六甲是郑和精神的辐射地
刘:在马六甲,普通民众是怎么看待郑和的?
颜:现在马六甲对中国的友好指数、认可指数非常高,这和郑和有很大关系。我们读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本就说郑和是友好使者,是和平使者。马六甲人民认为郑和带来的不只是和平友好,还把经贸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带给了马六甲。所以谈到郑和,马六甲人、马来西亚人都知道。现在马六甲,有非常多的郑和的遗迹,包括三宝山、三宝井。郑和船队所建的官厂的遗址,就在鸡场街。郑和每次到达马六甲,就在该地储备粮食设备供余下航程使用。当地峇峇娘惹族群也传说自己是郑和船队成员和当地马来族群通婚的后代——这虽尚无确凿的历史证据,但却反映了当地民众对郑和的纪念之情。
刘:您觉得,郑和带给这座城市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颜:首先郑和是友好使者、和平使者,这个精神我们必须要传播出去。我们有一句话这样说,马六甲是郑和精神的辐射地、峇峇娘惹文化的堡垒地,马中“送王船”的发扬地。所以郑和对马六甲影响非常大。因为他是一个和平使者,所倡导的就是不侵略,而且也把友谊和平、把经济经贸带给我们,这个也非常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在这方面马六甲政府是100%的给予配合和支持。现在郑和已成为马来西亚、马六甲和中国友好交流的重要纽带。我们也希望继续努力,能让这条纽带更结实、更靓丽、能给中马两国、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成果。(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