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治霾三年成效显著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十条”,而在此之前,陕西的治污降霾战役已然打响。
2013年3月29日,陕西召开大气污染治理专题会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与有关部门及环保专家一起研究全省大气污染现状、原因,研究治理思路和对策。会后十多天,4月9日,省政府出台《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方案(2013年)》,并相继出台了五年蓝天行动计划。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在全省打响了治污降霾攻坚战。当年,陕西积极落实全国“大气十条”,率先出台了《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被称为陕西史上最严地方环保立法。
此后每年,省委书记、省长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对每个地市的大气治理工作进行点评,并与各地市签订责任书。
为了保障治理成果,我省目标考核中的生态环保分值,由原来的12分一下增加到25分,比原来的2倍还多,其中,雾霾治理指标由原来的3分提高到8分,还增设了治理雾霾超额完成的加分项目和对采暖期单独考核的特别条款,充分发挥了风向标、指挥棒、助推器作用。
2013年-2015年,全省治污降霾工作强势推进。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提前2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关中地区持续削减燃煤500多万吨并在2014年扭转了往年6%以上的增长,开始以3%的幅度下降;累计拆除燃煤锅炉7580台,20236蒸吨;累计淘汰黄标车38.7万辆,2005年底前注册运营黄标车全部淘汰;制定并实施了严于国家标准的陕西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供应国Ⅴ汽柴油,较国家要求提前了三年。2015年关中5市平均优良天数达到263天,比2014年的224天增加39天,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4%和18%,其中西安市优良天数达到251天,比2014年的211天增加40天,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6%和25%。
3 保住“西安蓝”真不容易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王成文说,2016年一季度全省重污染天气频发,关中各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反弹,这不仅揭示了大气污染的复杂性、艰巨性,更证明了治理成效的脆弱性、阶段性。
今年的空气质量反弹,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入冬以来我省关中地区冬季气温偏高的几率较大,易导致重污染天气频发。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排放强度仍然较大,相关研究表明,大气质量要有明显改善,现有排放量基础上还要继续削减40-50%左右。三是我省关中地区独特的地理结构,不利于污染扩散,不利气象条件下,易形成污染累积,加重污染程度。
客观地说,近年我省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治理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改善的难度在加大,解决大气环境短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小,保住“西安蓝”真不容易。
上半年,西安三次进入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名,优良天数仅有92天,比去年同期减少42天。面对严峻形势,为了督促各项治污减霾任务,7月13日,西安市政府召开治污减霾推进会,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的完成。同时,对进展滞后、措施不力的单位予以重点督办。据悉,西安市将集中抓好臭氧污染防治会战行动,集中解决臭氧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三项”整治行动,包括冒黑烟车辆集中整治行动。以查处早市、夜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老旧车、泔水车、轻型货运车、低速载货车和道路上行驶的各类冒黑烟车辆为重点,坚决遏制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此外,开展全民有奖举报活动,提高现行冒黑烟车辆投诉举报奖励标准;开展原煤散烧集中整治行动,以查处小餐饮、小摊点、居民用蜂窝煤等各类原煤散烧行为为重点,建成区内除20蒸吨以上治理达标的燃煤锅炉外,对非法原煤销售、散烧行为,开展地毯式排查“归零”行动。
下半年,西安市将以“冬病夏治”的方式提前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涉土施工单位要科学安排工期,尽可能在入冬前完成涉土施工作业。持续开展夜市烧烤集中整治行动,8月底前,对达不到要求的各类露天烧烤经营摊点,坚决予以取缔。建成区外积极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工程,10月底前,完成洁净煤配送网络体系建设任务。采暖期前,在用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全面完成检修,建成区外177台燃煤锅炉和驻军单位25台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治理。
应对大气污染,全社会一定要主动作为,不能被动应付,要有责无旁贷、冲锋陷阵的使命感,直面矛盾、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雾霾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出现反弹也不能失去信心。只有坚定信念、踏实苦干,才能打好治污减霾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