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最后一天下午,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不到一小时就使半个西安城陷入“一片汪洋”,城南多处路段积水没膝,交通几近瘫痪。近几年,西安每逢下大雨,就会掀起一股“看海”潮。为啥城市发展了,积水却严重了?为啥这次积水最严重的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城南地区?城市内涝这个“顽疾”,到底该怎么治?
直击 逢暴雨就内涝雨后“看海”
随着夏季的到来,城市内涝和防汛又成了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刚刚进入6月,就在几天前,西安遭遇一次瞬时暴雨,造成城市多处道路积水。突如其来的降雨,造成西安城区多个路段出现积水,降雨、积水交织在端午小长假的返程高峰期,让不少人的回家路多了几分坎坷。这次降雨,有些区域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其中东二环胡家庙十字最大积水深度更达50厘米。
说起内涝,西安很多市民肯定有话要说,为啥?因为有时雨稍稍下得大一点,很多地方肯定就会有积水,只是积多积少的问题。6月11日傍晚西安突降大暴雨,一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很快,微博上就有了“相约看海”的约定。杨女士在胡家庙生活了多年,那晚她看到了“海”。她说:“那晚雨势很猛,雷声也很大,打开窗户看了一眼,妈呀,整个街道全都是水,路边的台阶最少有20厘米高,已经完全被淹没了,我当时就心想,这雨要是一直下的话,明早上班又麻烦了。唉,住在这里真是没办法,一下大雨路就要被淹。”
好在大雨持续的时间不长,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二天一早,太阳就出来了。不过,大雨过后一片狼藉,马路上、不少汽车引擎盖上都残留有垃圾,还有淤泥。“二三十年前,西安也能见到暴雨,都没见雨水积到这个程度。”60多岁的王红军是“老西安”了,他很纳闷:“为啥城市发展了,积水却严重了?”为什么每逢大雨,西安就会积水成灾?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追问 城市发展快为何还有72处易积水点
下小雨要堵车、下大雨有积水、下暴雨就能“看海”,这是近几年来国内诸多城市出现的一道奇特景观。
或许大多数人都还记得2012年7月北京的暴雨袭城。在那场灾害中共造成79人死亡,10660间房屋倒塌,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如果说北京是一座古城,城市排水和防涝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话,那么2014年5月11日一场暴雨将深圳这座只有30多年历史的新城冲击得体无完肤、几乎瘫痪,就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今年汛期西安市政部门的防汛预案来看,需重点防范的立交桥隧道、城乡接合部等有72处易积水点,主要分布在城中村或棚户区地区、二环到三环之间的连接路段、短时集中降雨量超出市政设施设计预期路段这三类区域。比如太乙路下穿隧道内、三环曲江转盘、长安路南梢门十字西南角长青饭店门前、南二环长安路立交桥下穿、西梢门十字、西二环陇海线下穿、二马路积水点、公交六公司门前及北二环未央立交桥下、纺南路纺西街口、电厂西路积水点等。
市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所谓易积水点,是指在遇到大到暴雨或短时强降雨时,有可能出现积水的路段。针对72处易积水点,市政部门已制定了相应的防汛预案,落实了防汛责任人及抢险物资,确保出现强降雨时,能够及时开展防汛抢险工作。
原因 排水管网建设滞后是城市内涝主因
记者从市政部门了解到,从统计数据来看,西安市城区现有排水管渠共计4132公里左右,其中雨水管道2000多公里,污水管道1800多公里,雨污合流管道113公里。主要蓄洪池包括:曲江池、兴庆湖、护城河、汉城湖,总调蓄水量256万立方米,调蓄面积150平方公里。
这些,远远达不到城市排水实际需求,市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西安从总体上讲,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改造欠账很大。明城墙、东关、北关、西郊老工业区、东郊国防工业区、纺织城、洪庆地区等雨水管网暴雨设计重现期普遍为0.5-1年左右,且存在大量的合流管道;近20年新建改造的雨水管网暴雨设计重现期普遍为1.5-3年。几处重要的行洪通道的瓶颈段,护城河退水、幸福渠上游段、浐河5号出水口等未打通,北三环以北至幸福渠的主要雨水通路尚未打通。
当遇到局地、短时、强降雨时,势必造成较严重内涝灾害。另一方面,垃圾杂物影响排水速度。市政专家分析,雨水排放至河流经过以下过程:汇水——渗水——收水——输水——蓄水——排水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雨水的排放,造成积水。雨水落地后,自然汇集向低洼处流动,这个过程中,道路上若有塑料袋、废纸片等垃圾杂物阻挡水流,而雨量又太大,雨水汇集排放速度将受到影响。
还好,相关部门在行动,努力去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目前西安市的排雨能力,基本上可做到中雨不积水。市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改造方案显示,西安市计划2020年污水管网普及率达到98%以上,雨水管网普及率达到95%以上。
现状 极端天气增多 地面渗水功能大幅降低
市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西安不断加大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力度,解决了一大批城市积水问题,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在极端天气下城区发生内涝的现象仍然存在。
城市发展后,道路普遍硬化,土地减少,客观上使得地面渗水功能大幅降低,更多的需要经管道排放至河流。同样的降雨,几十年前不积水,现在发生内涝。按说排水能力现状比以前强,为何出现积水?关键在于过去城市里和城市周边有大面积的水面、耕地和林地草地,雨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渗入地下,防止积水形成。但现在城市内和城市周边被开发建设,城市的主要地区被水泥建筑覆盖,形成一个大的不透水层,增加了雨水的径流量,大量的雨水不能迅速进入河流湖泊。雨水既不能进入河流湖泊,又不能渗入地下,无路可走,无处藏身,结果转化成地表径流,形成城市洪水。
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说,近年来气候变化趋势上来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安市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暴雨、洪涝的时空也出现新变化,呈现出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
据气象部门报告,自2014年5月以来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持续21个月并将持续到今年春季,成为历时最长、强度接近于1997-1998年的又一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2008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今年我国气象年景可能总体偏差,受其影响,降水偏多,涝重于旱,南北方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防汛形势更为严峻、不容乐观。
建议 能否提前“介入”预防路段积水
对于西安逢暴雨就易产生积水的情况,仍有很多市民不解。“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相当精确,而且根据以往经验已经总结出西安哪些路段易积水,难道就不能提前介入吗?非要等路段积水了再去疏通吗?”市民李先生说,而且根据媒体报道,西安为防汛工作,还组建了1905人的18支防汛抢险队。
对于这样的疑问,市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市民对此有一定的误解,并非路面产生了积水才有人去疏通,其实在暴雨来袭前后,市政部门都会加大对管道疏通和清掏下水井的频次。
“而且,市政部门与气象、交警等部门平台实现了无缝对接,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天气信息,实时对全市河道、水库水位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工作人员介绍,每次遇到暴雨,市政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前往积水点进行巡逻查看,提前介入,只是因为暴雨太急,排水系统无法满足,才致使道路积水。
简单举例说明,为什么连续多日降雨,西安基本没有道路积水,而有时只下了几个小时就会有积水呢?工作人员说,西安的排雨系统,不怕雨下得长,就怕雨下得急。“如果雨量不大,管道不会满流,只要雨水排得及时,下得时间长也没问题。”例如,同样日降雨量50毫米,如果是在24小时平均下雨,西安不会产生内涝;如果降雨集中在2-3个小时,局部内涝几乎是必然的。
本报记者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