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涛 摄孙海涛 摄

  在城固县扶贫办,有这样一对年轻夫妻:丈夫余浩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妻子陈音是一名扶贫干部。他们因扶贫结缘,也因扶贫这个共同的目标相知相爱,并肩在扶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用真情诠释扶贫战线上一对小夫妻的担当。

  他们在扶贫工作中相知相爱

  陈音和余浩都是90后,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城固县扶贫办工作,他们既是高中同学,又是同事,在几年的扶贫工作中,他们相知相爱,于2018年11月成为夫妻。

  2019年3月,刚刚结婚四个月的余浩主动请缨到城固县双溪镇蒋家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见过太多清贫人家的生活百态,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的种子早就在他心里扎根。一到村上,余浩就下定决心要尽全力让蒋家河村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刚刚到村几个月,余浩就面临着工作与生活的矛盾,让他进退两难。

  到村不久的一天,陈音打电话告诉余浩自己怀孕了,余浩当时万分欣喜。想到妻子一个人在县城怀孕期间无人照顾,他就跟陈音说:“我想申请回县城上班,这样我才能照顾好你。”陈音听了余浩的话后却说:“单位派你驻村才几天,今年是蒋家河整村脱贫退出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你不能撂挑子,你就安心在村里把扶贫工作搞好吧,不要辜负了领导对你的信任,谢谢你还想着照顾我,有你这份心意我就知足了,请你相信我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听了妻子的这番话后,余浩被陈音的理解和坚强打动,就与驻村工作队员克服各自的实际困难,吃、住在蒋家河村,全身心地开展工作。

  打好“三张牌”

  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

  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后,余浩提出蒋家河村要想早日脱贫必须打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和务工就业“三张牌”。为了打好这“三张牌”,他首先积极从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计765.44万元,硬化拓宽村组、产业园区道路10.5公里,新建便民桥8座,修复灌溉渠堰2200米,修建拦水坝5处,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耕种、灌溉等突出困难;其次他提出以养猪和种植中药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思路,来增强贫困农户自身的“造血能力”,两年来,全村出栏育肥猪1000余头、仔猪存栏800余头,中药材种植316亩。余浩还通过提供务工信息、联系就业厂家、申请公益性岗位等途径引导农户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实现86人外出务工,21人在村公益性岗位就业。据2020年底统计,全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有很多时候,余浩经常一个多月回不了家,丈夫工作上的苦与累,妻子陈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的时候周末她会从城里买一些好吃的坐班车到村看望余浩,帮他洗衣服、整理内务,共同走访贫困户,以缓解他工作上的压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0年蒋家河村163户481人全部脱贫,余浩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荣获“汉中市脱贫攻坚先进驻村工作队”荣誉,他个人也先后被县镇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

  “女汉子”扛起整个家

  余浩的妻子陈音一直在县扶贫办工作,先后在综合协调、数据监测中心、党政办工作,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工作的同时,陈音还要照顾到家里,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她时常喘不过气,目前他们的女儿还不满一岁,正是需要父母共同关爱的时候,但陈音这个弱小的“女汉子”却用小肩膀扛起整个家的大责任。

  陈音在回忆过往的时候说:“这几年,我有眼泪也有欢笑,最艰难的是2019年我怀孕至待产的那段时间,我独自一人,看着别的孕妇被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就不由自主独自流泪,但我俩都是党员,又都是扶贫干部,所有的困难目前都已经扛过去了。最高兴的是,前段时间我的帮扶户打电话,说他买了新车,我从心底里替他高兴。看到村里的变化和农户脸上的笑容,也觉得我们这几年的付出是值得的。现在有时候我的眼中也会含着热泪,那是因为我和余浩都热爱蒋家河村和村里的老百姓。我们的女儿是扶贫期间出生的,所以给她起名叫‘余开颜’,苦尽甘来,脱贫之后笑开颜嘛。”

  周飞 陈雨露 本报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