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薛宇博)截至2017年3月末,西安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0075.2亿元,较年初新增586.81亿元,同比增长7.03%,标志着西安金融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存款增长步入快车道。数据显示,自2008年3月存款余额首次超过5000亿元起,2011年11月突破了1万亿元,2014年6月突破了1.5万亿元,2017年3月突破了2万亿元,西安市存款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信贷投放快速增长。自2013年9月,西安市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起,2016年10月突破了1.5万亿,用时仅3年1个月。截至2017年3月末,西安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034.65亿元,同比增长11.85%。过去五年,西安市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速15.1%,增量年均超过1500亿元,排除政府债务置换因素影响,2016年贷款增量突破2000亿元。

  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在银行信贷继续发挥融资主渠道的同时,各类创新型融资工具不断涌现,以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在丰富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地方融资结构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融资总量。2016年西安市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融资1048.1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744.5亿元,中期票据121.6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券融资工具182亿元。“熊猫债”等新兴融资工具和手段也在西安得到首次运用。

  金融聚集效应不断加强。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西安市金融主体更加多元,金融体系日趋健全,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西安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50家,其中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银行和13家股份制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外资银行、1家邮储银行、1家农村商业银行、8家农村信用联社、7家村镇银行;此外,西安有各类证券公司60家、保险公司55家、小额贷款公司34家、汽车金融公司1家、消费金融公司1家。各类型的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公司也在加快发展,形成了层次丰富、种类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有效覆盖了各类型经济主体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金融业已成为主导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产业,西安市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大。2016年,西安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22.96亿元,同比增长9.1%,占GDP的比重达到11.55%,连续两年超过11%,金融业已经成为支撑西安市经济增长主导产业之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陕西自贸区挂牌等,西安市金融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将进一步助力西安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