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农户在短短几年时间把原有的野生重楼采挖的几乎灭绝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拯救濒危野生中药,用十年哪怕一辈子也要把优质重楼种多种好,因为它是用于消炎、抗病毒的重要原材料。”汉中宁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农民张明勇是一位80后小伙,他将创业目标盯向野生资源逐年枯竭,家种难度较大的重楼,而这个中药材品种,正是被列入我省中药材重点保护品种目录里的10大品种之一。
80后小伙拯救濒危中药材
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因其根茎略似海螺,陕南很多村民也称它“海螺七”。生长周期长达7~9年,对生长条件环境都比较苛刻。根茎含有甾体皂苷、丙氨酸等18种氨基酸及肌酐等多种成分,药用价值颇高,是一种珍稀的名贵中草药。
张明勇介绍,重楼从2004年40元/公斤左右到2014年飙升至700多元/公斤,至今仍居高不下,其利益和刚需性极大的刺激了农户采挖激情,不管重楼生长是否足年,个头大小与否,只要被发现,就会被连根拔起。
看到这种情形,5年以前,张明勇从本地农户手中收购了采挖的重楼根块进行人工种植,并多次去云南学习取经,引进优质滇重楼种子进行种苗驯化培育及根块栽培,“愿望是让这种优质滇重楼种植早日成为农户钱袋子增收的重要途径。”
加大10种濒危中药材保护
我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基础条件优越,特别是陕南拥有秦岭巴山天然“生物基因库”,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在全国中药材资源重点普查的364个品种中,我省拥有283种,占比77.7%。
为了加强我省濒危及大宗中药材保护,提升陕西中药材资源大省优势地位,《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绘制出中药材保护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底,重点加大10种濒危中药材保护和30种大宗中药材规模化发展力度,使我省濒危中药材得到突破发展,全面提升“秦药”品牌影响力,实现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大白贝母、珠子参、重楼、羌活、川赤芍、石斛、华细辛、白芨、桃儿七、麝香10种中药材被列入我省中药材重点保护品种目录,而这些中药材品种的适生区域主要在宝鸡、陕南。
本报记者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