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丽莉)“这是麦苗,这个是韭菜。”“这是樱花,这个是郁金香。”“这是窝窝头,像奶奶这个年龄的人过去都吃这个。”“这叫汉堡包,是从外国引到咱西安的洋快餐……”清明小长假期间,城里人驱车到乡下踏青挖野菜吃农家饭;乡下人拖家带口乘坐公交车进城购物逛公园。这种相互游走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开开眼界,接接地气。

  4月2日上午11时许,记者驱车来到旅游环山公路沿线,附近的村道边到处停放着来自城里的私家车,麦地里、树林中,随处可见说着普通话挖野菜的男女老少。“哇,这么多的樱花,太漂亮了。”“毛豆别乱跑,这不是樱花,是桃花。”在一片果林里,一位50多岁的男子一边向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大声喊着,一边给孩子纠正着。孩子的父母则站在一棵开满花的桃树下尽情地用手机拍着照片。老人说,“现在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很少到农村来,见到田野里的什么都感觉新鲜,竟闹笑话。”

  4月3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大雁塔南广场时,正好碰到从蓝田县玉山镇来西安游玩的柳师傅一家6口人。71岁的柳师傅说,儿子和儿媳妇在太原打工,他和老伴照顾着14岁的孙女和11岁的孙子。柳师傅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总共到西安来游转还不到5次,每一次来变化都非常大,虽然现在坐公交车进城方便了,别说娃娃们看着城里的啥都新鲜,他都感觉新鲜。“进一回城不容易,来了就到公园里看看,散散心,顺便买上点东西,主要还是让娃们开眼界呢。城里这么繁华的,农村娃娃接触得少,要是不了解一下,就和时代脱节了。”柳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