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山体崩塌处搭设脚手架和防护棚,卸荷风化松动的岩石工人在山体崩塌处搭设脚手架和防护棚,卸荷风化松动的岩石

  “18时许把人撤离走,19时左右就发生了崩塌,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周围住户都感到后怕。”时隔一个月,白河县城关镇河街社区居民王安其仍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说。

  险情:塌方500多立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白河县城关镇政府负责人介绍:2015年12月18日17时30分,城关镇河街社区干部唐琼接到居民王安其报告,称城关镇公路村争气桥头附近(国道G316线K1717+400M处)的山体有滚石滑落,唐琼立即向城关镇政府报告情况。城关镇政府迅速向县政府及国土、公路部门报告,并第一时间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镇、社区干部立即赶赴现场,对受威胁区域居民逐户进行告知劝离,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在道路两侧设置警戒警示标志。

  截至12月18日18时30分,受威胁区域群众17户47人全部安全撤离。19时左右,国道G316线K1717+400M处路堑边坡发生崩塌,塌方量约500多立方米,导致国道G316线白河县城过境段交通中断,部分区域电力、通讯、供水中断,两户群众正常生活严重受阻。“因疏散及时和实行交通管制,未造成人员伤亡。”城关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说。

  原因:自然风化和卸荷作用造成山体崩塌

  据了解,险情发生后,白河县长助理戴兴林立即带领城关镇和国土、交警、公路、电力等部门负责人,赶往崩塌现场并召开办公会议,专题部署应急排险及相关安全防范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城关镇政府落实监测人员,对崩塌区域实施24小时应急值守。白河县公路段调集大型机械,迅速展开清障排险,塌方路段于12月19日16时恢复单幅通行。电力、通讯、供水线路也相继抢通。

  安康市国土资源局接到险情报告后,及时邀请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专家,会同市、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联合应急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及原因分析。经初步判断,该崩塌体属软质岩,表层风化强烈,发育多组结构面切割岩体,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分数较低,为崩塌提供了物质和结构面破坏条件,加之原316国道路堑开挖破坏了原有坡脚,且未做支护,加大临空面高度,在自然风化和卸荷作用下,造成山体崩塌。

  治理:委托资质单位实施工程治理

  记者近日从白河县国土局获知,该局委托具有地质灾害资质的单位对崩塌体进行了勘察设计,正在组织实施工程治理。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崩塌体处搭设了脚手架和防护棚,工人正在卸载山体上风化松动的岩石,塌方路段过往车辆可以单幅通行,路外一住户也正在修缮被砸坏的大门。

  “白河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岩石破碎,是典型的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305处,受威胁群众1303户6104人。近年来,白河县按照‘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和‘镇自为战、村组自救、院户联防、提前转移’的防灾方针,坚持情况掌握到位、信息预警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形成了‘政府重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编织地灾防治责任网。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任主任,各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范委员会,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每年由县政府与各镇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防灾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领导联点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县、镇、村、组、点’的五级群测群防体系,实行县级领导负总责、科级领导直接负责制,每个隐患点都明确了联点县级领导、科级领导和1-2名镇村干部,按照‘一点一人’的监测要求,明确了每一名监测人员的责任,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及时安全撤离。”白河县县长助理戴兴林介绍说。本报记者吴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