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相信吗?有些故事,笑着笑着你想流泪。有些故事,哭着哭着,你竟笑了……
10瓶水
时间回到6月7日下午,那是高考的第一天,地点是西安市64中学考点。语文老师李娟和数学老师王艳丽,两位带队老师来自阎良区职教中心,考场里有22名她们的学生正在进行数学考试。
和其他学校的带队老师一样,坐在休息室里等着,天气很热,加上开始的特殊氛围,不免让人有些焦躁。李娟想起上午刚考完第一场的时候,一下考,班里有个学生就急着去买水,“我老觉得过马路不安全”在爱操心的老师的眼里,18岁的小伙子应该还是一个“孩子”。
王艳丽在一旁踱着步,走路有点费劲儿,据说这次考前她摔伤了腿,之所以坚持还要来,用她的话说,只有看着学生们进了考场她心里才能踏实。
1992年从教,王艳丽明年就要退休了,至今教过了多少学生她也记不清楚了。
校门距离商店比较远远,一直操心着学生,这么热的天,他们考完试一定会渴……不停地看表,想着想着,李娟有点坐不住了,看着休息室里为老师们准备的很多瓶装水,她给王艳丽说,特别想给每个学生拿一瓶,“为了学生也顾及不了那么多了。”

李娟给学生包里装了两瓶水,她老觉得后面的老师都在奇怪地看着自己。王艳丽又拿了两瓶塞到另外一个学生的包里,嘴里嘟囔宽慰着自己“反正老师们也没喝,学生考完肯定渴。”顺手又给学生装了几瓶。
距离下考还有半个小时,两位老师拎着大包小裹十几瓶水,“走咱们坐在乒乓球案子那里等学生。”
烈日、树荫、操场……两位老师靠在乒乓球案子旁,抹着汗,就这么心甘情愿地翘首等着。
5:00,数学科目考试结束,职中的学生们陆续走了出来,李娟和王艳丽赶紧递上水,“不够的,那就两人喝一瓶呀。”
“老师,您也喝。”学生们拿过一瓶,王艳丽笑了笑拒绝了,这大概是她最后一次陪高三的学生来考试了吧。这次考试前,她还从家来带来了好多樱桃和杏,洗的干干净净,分成一个一个小包带给她的学生们,“我害怕一大包有吃多的有吃少的,我就平均分好。”
2张饭票
7日下午6:00,西安港务区某酒店。毕竟这里离考点很不远,阎良职教中心的师生们就住在这里,两个晚上,除了免费的早餐,加上中午和下午的自助餐,每个人是500元的费用。
晚饭后,学生们在房间里抓紧时间温读书本。李娟不想打扰,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她想起了班里另外两名贫困的学生,大概是觉得500元太贵,这两名学生并没选择集体住宿,而是住在了距离宾馆比较远的城中村民房。
“咱们去看看学生吧!”李娟的提议,王艳丽很是赞同,顺便还可以散会步。
毕竟有点腿伤,加上年纪大了,王艳丽走了一会儿就开始气喘,“快了,就快到了。”李娟搀扶着她,两个人并没选择打车。
边走边给两个学生打电话确定位置,大概走了半个多小时,李娟远远看到在村口的两个学生,早就等着接自己了。
“在这里住的好吗?”学生们告诉老师,这里的房费一天是100元,也有洗澡的地方。
“晚饭吃了吗?”李娟关心着学生。
“刚吃了米线!”两个学生嘿嘿笑了笑。
寒暄了一会儿,回来的路上,想想自己住的宾馆,想想吃的丰富的自助餐,对比两个学生的晚餐米线和住宿条件,李娟和王艳丽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总觉得自己的学生挺可怜的,心疼。”

“学生考试,那么辛苦,咱们一天吃那么好干啥。”王艳丽提议把她们两个的宾馆自助餐劵给学生,“咱们就骗学生说是多余的两张。”李娟立刻给两个学生打了电话,“学生们很开心,答应第二天就过来。”
办了一件好事,两位老师笑着走着,李娟打趣王艳丽,走路也快了腿也不疼了。
回到宾馆,学校教务上的葛娟老师听说后,非要把自己的餐券也拿出来。李娟和王艳丽有点不高兴,“这是我们俩的学生,别和我们争。”
第二天,有别的老师把自己早餐的鸡蛋特别留下来,那天中午李娟和王艳丽的午餐是4个鸡蛋,两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够了,整天咱们饱饱得又不干啥,学生们考试呢。“”
8名本科上线
8日上午下考,两个学生如约来到宾馆,还特别给老师们买了两袋子香蕉和桃子。
“这届孩子很懂得感恩,很乖。”王艳丽感慨良多,她觉得自己对这届学生也特别有感情,高一的时候第一节课,她没有讲数学,让每一位同学做了自我介绍,并写了感受。这张纸,她一直给学生们保留到了高三毕业。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晚辅导,王艳丽把这些保留的“作业”,全部当作礼物发给了学生们。读着每个同学当年写的话,教室里的数学课代表,趴在桌子上,哭的稀里哗啦,关键还是个男生。王艳丽也没忍住,流着眼泪读着,读着流着眼泪……
有些回忆,不能记得太深。
8日中午,王艳丽和李娟安排两个学生就在宾馆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标间里休息下,在她们看来,这种体验或许能激励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高考或许能改变每一个贫困孩子的命运。
“桃子、香蕉,我们吃了两个,其余都分给了其他的学生。”
8日考完最后一科,阎良职中的学生们坐车统一返回学校,大家上车时间是5:30,到阎良是7:00。

6月24日,陕西高考成绩公布。那一天兰玉浩、庞淞文、魏鑫三个学生特别跑到学校和老师分享喜悦,他们分别考了357、349、353。来了后他们才知道,今年学校里面除了每年三月份自主招生考试,留下的22人中,一共有8名同学上了职教的本科线333分。按照录取比例来说,这些同学考上已经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正聊着英语老师丁婉红也来了,开心地和大家分享学生们取得的好成绩。
考上的魏鑫特别感谢王艳丽老师。高一的时候他的数学其实特别差,虽然语文和英语成绩好。
王艳丽拍了拍身边的魏鑫,她记得尽管上数学课爱睡觉,但是魏鑫的数学作业却做得很认真,当然准确地说是每次抄得很认真。高三开学的时候,王艳丽开始给魏鑫无偿补课,她说不想这个学生因为数学和本科无缘。
从40多分到最后高考110多分的变化,在魏鑫看来是自己的老师的功劳,所以他特别感激。
“一起拍个照片呀!”站在老师身后,按下快门的时候,三个学生兴奋地跳了起来。
那天天很蓝,阳光很好……
手记: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多少人我们能记住一辈子?
(阎良区融媒体中心 冯长涛)
更多陕西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陕西官方微信(xinlangshanxi)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