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雕光镂影”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宝鸡市扶风县南大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皮影进社区,非遗润民心”的皮影展演主题活动,既弘扬了爱国情怀,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激励广大青年厚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民族责任感。

  图 1 “皮影进社区”展演活动

  97载峥嵘岁月,97载岁月如歌。为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8月16日晚,在宝鸡市扶风县城关街道南大街社区广场,实践队邀请扶风县西府碗碗腔非遗传承人李海宁老师以及他的团队进行皮影戏表演与传授活动,居民小孩欢聚一堂,共同感受西府皮影戏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19点整,实践队协助宝鸡席宗虎民间演艺有限公司进行皮影舞台搭建。团队成员们在皮影材料、舞台材料、灯光及音响设备的调试与准备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皮影戏剧的丰富内涵及艺术魅力。其中,碗碗腔皮影戏所用的乐器通常多达19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有9种,弦乐器3种,管乐器2种4件。包括笛子、板胡、二胡、二弦、唢呐、月琴、扬琴等文场面乐器,以及鼓、锣、钹、铰子、梆子、板板、手锣、灯碗等武场面乐器,配合幕布上的皮影人物动作表演及碗碗唱腔,惟妙惟肖、精彩绝伦。

  图 2 学习皮影戏表演技巧

  实践队对现场居民进行身份筛选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后续研究的数据基础。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时代发展要求,通过更新改良皮影戏剧曲目、创新设计周边产品,实现当地皮影文化产业振兴,助力“丝路经济”繁荣发展。

  图 3 问卷调研

  活动现场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皮影表演直播,实现观看人次达2000多,在线互动量约5000次。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吸引更多人群关注陕西皮影非遗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图 4 网络直播

  “统领貔貅战沙滩,失落番邦十五年。高堂老母难叩问,怎不叫人泪涟涟。”定场诗从四郎口中缓缓念出,《四郎探母》皮影大戏悄然启幕。在激昂的打击乐与悠扬的弦乐交织下,皮影人物栩栩如生,生动细腻地演绎了杨四郎这位异国囚徒,历经十五载风霜,为见征战沙场的兄弟与年迈母亲,不惜命悬一线的深情故事。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场下掌声如潮水般连绵不绝,赞叹之声此起彼伏,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动人瞬间。表演结束后,李海宁老师邀请小朋友们踏入皮影的奇幻世界。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手执皮影,让那些古老而神秘的角色在他们手中活灵活现,跳跃、舞动,仿佛穿越了时空,体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刻,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图 5 表演现场

  图 6 互动环节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对非遗文化传承人李海宁进行了采访,李老师讲述了西府碗碗腔皮影的发展历程及陕西皮影的现状困境等现实性问题,希望在实践队的帮助下有望解决痛点问题。

  图 7 采访环节

  通过“皮影进社区”活动,加强了对陕西非遗皮影保护与传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传统皮影剧目中感受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并从中汲取力量,激励广大青年肩负重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图 8 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