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大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就为创新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质量培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善用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持续在熔铸连贯育人链条、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搭建交流交往平台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

  突出衔接性,熔铸连贯育人链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突出衔接性,体现递进性,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熔铸连贯的育人链条。教育目标方面,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聚焦立德树人总目标,围绕“小学着力启蒙道德情感、初中着力打牢思想基础、高中着力提高政治素养、大学着力增强使命担当”的各学段核心点,科学设置具体教育目标,提出符合各个学段实际和学生学情的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方面,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打造主线连贯、各有侧重、衔接紧密、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等。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既不能单一割裂,也要避免简单重复,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学段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活动有效衔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切实提高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性,熔铸连贯育人链条。教育方法方面,准确把握大中小学各学段青少年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持续在大思政课的“善用”上创新法、出实招,积极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情景展示、主题演讲等方法,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你教我学”为“教学互动”,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整体性,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相较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仅是对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凸显,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契合“三全育人”和“大思政”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从更高的站位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含思政课程,也包含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既包含显性教育,也包含隐性教育,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协同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同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注重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要推动校园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协同育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社会生活是“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网络空间是思政育人的新阵地。因此要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网络育人资源,着力构建立德树人的社会大学校、网络大课堂,构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互联互通的协同育人格局。

  注重融合性,搭建互通互助平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要注重融合性,推动大中小学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通互助。搭建大中小学教师一体化教育教学研究平台,按照新时代好教师的“六种素养”“四个相统一”“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相关要求开展集体、集体备课,加强各学段教师广泛交往、深入交流、全面交融。搭建大中小学学生一体化生活平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紧跟5G全媒体时代潮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并输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品,通过技术赋能,让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现实场域延伸到网络虚拟场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正向作用。搭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育人平台,依托全国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牵手中小学”等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打造“学研创用”互促的“大中小学三阶梯”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作者:李述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