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铺张浪费、路边杂草无人清理、村民广场运动器材年久失修,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咸阳市淳化县石桥镇秦庄村通过议事协商,解决了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各种“小事儿”。

  这几日,记者随“遇见和美乡村”媒体团走进淳化县石桥镇秦庄村,看见村民们坐着小板凳,一群人围成一圈,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村干部引导总结、认真记录。这是每月发生在秦庄村的场景,一次议事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总结一些经验,“议事协商”成为秦庄村基层治理工作的新亮点。

  “我们最初做的时候,就是考虑想把群众更好地凝聚到村党支部的周围来,通过村民参与到村集体的一些事务,让大家可以快速地去了解到相关的政策。”淳化县石桥镇组织委员吕鑫说。

  几年来,秦庄村以五强促振兴为引领,不断推进和完善村民议事协商制度,村党支部牵头主动搭建议事平台,架构起“1+5+N”的议事协商机制,让村民有了多种建言献策、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村民“议”出心声,也“议”出了民生,推动了秦庄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探索形成了一条“议事协商‘小平台’,乡村发展‘大合力’”的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全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淳化县“先进基层党支部”,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在“议事协商”制度的引领下,秦庄村泥瓦房变成了整洁有序的楼房,泥巴路修成了宽敞干净的水泥路;沿街店面、村民健身广场、苹果示范园、中医农业培训基地等相继建成,议事长廊、文化广场等陆续亮相。

  新建的村级党员活动阵地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广场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调解室、图书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料室、群团办公室7个功能室,党员活动室60平方米,便民服务室40平方米,村级文化长廊占地180平方米。2020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

  “想要进一步强化村两委服务效能,提升村民获得感,树牢良好村风民风,村民积极参与村子综合治理是关键。”秦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建国说。

  为此,秦庄村凝聚村“两委”、党员、乡贤代表、退役军人、离退休老干部以及热心公益服务事业的村民等多方力量,成立了常任理事会——文化爱心、道德评议、红白事、卫生平安、“十户联治”5个协商理事会,引领乡村和谐文明新风尚。

  “秦庄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由来已久,讲排场、讲档次,铺张浪费之风在前几年不同程度存在,为此,我们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村里每户人家要过红白喜事的时候,必须向村红白理事会报备,真正做到让村民放心使村民满意。”刘建国说。

  自工作开展以来,秦庄村累计开展议事协商53次,形成协商决议49件;化解矛盾纠纷23宗,为老人服务21件,扶贫助孤12件,评选出道德模范等9期43余人评选。村红白理事会监督协办村上“红白”事11件,将安葬老人的费用压缩到3万元左右。

  在2023年的秦庄村产业引进会上,企业、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无职党员、村民乡贤五方共聚,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了《秦庄村中医农业三年建设方案》。方案拟用三年时间,全力打造以中医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中医农业特色产业全面发展。

  “依托市科技局帮扶力量,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流转土地35亩,建成‘秦庄中医农业试验示范园’,引进瑞雪、瑞阳、蜜脆、爱妃、瑞香红、金世纪、魔迪、鲁丽等新品种,建成35亩高标准苹果产业科技示范园,成园后实现年产值30万元以上。”刘建国告诉记者,2024年,秦庄村争取市科技局帮扶资金30万元,建成100平方米秦庄村中医农业培训基地,并定期邀请专家来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2024年,秦庄村已开展各类培训5次,惠及群众200余人。

  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难点痛点,秦庄村创新议事“协商机制”,探索富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引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从人居环境、法治建设、移风易俗、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夯实议事协商基础,走出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