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不断变化,低碳之路要始终向前。国家重视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人民将低碳理念始终贯穿日常生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推进可持续发展,所有人都是第一责任人!

  低碳,意思是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设立“全国低碳日”,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

  2022年6月15日是第10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围绕低碳,延伸出一系列新名词,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碳足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在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高点即碳峰值;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和吸收之间达到平衡,实现人为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比如人类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有什么关系?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直接影响,而人类活动引起了全球气候增暖。为了保证气候变化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威胁生态系统、粮食生产、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就必须通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什么是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计算一件产品在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4。碳中和的目标如何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之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要重视能源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部门的低碳转型,也要关注典型城市的引领作用。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也应发挥碳定价等市场机制,并应强化科技政策、投融资政策、区域协同政策、监管评估等多目标多政策的统筹保障。

  有人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个人没有关系。显然,这是错误认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其实与全社会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因为每个个体也是碳排放者。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当中。具体到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我们可以这么做。

  低碳穿衣

  不过度消费,适量购买衣服;可优先选择棉、麻等质地的衣服;合理使用洗衣机,节约水资源,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低碳饮食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不过度消费,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纸巾等等;购买食材时可重复利用购物袋;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低碳家庭

  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使用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或过高;及时关灯、关闭不常用的电器,不用时建议拔掉电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

  低碳出行

  外出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私家车;可使用新能源汽车、自行车等减少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外出旅游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日常用品;保护公共环境。  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积少成多时,也会成为节能减排的活力源泉。当绿色低碳生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定可以实现。让我们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西安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