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西安浐灞国际港作为陕西西安服务全国向西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重要载体平台,正成为众多外贸企业发展的沃土。这里不仅是物流枢纽,更是创新与服务的孵化器。一批外贸企业在政策赋能、科技驱动和平台支撑下,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从传统贸易到数字生态,书写着内陆开放的新篇章。
让中小微企业“轻装出海”
“过去我们接海外订单,光是做单证、找物流、协调资金就要耗掉大半个月,现在通过斯克赛德贸融通平台,半天就能完成全流程资源和服务对接。”西安泽邦电炉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这家企业的蜕变,正是陕西斯克赛德贸融通进出口有限公司服务的缩影。
作为陕西省首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斯克赛德贸融通搭建了“外贸流程+金融服务+贸易促进”三大闭环服务体系,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外贸新型供应链服务。例如,斯克赛德贸融通通过“订单融资”“汇率管理”“贸易促进”服务,为一家机械设备企业及时提供订单融资200万元和汇率有效管理建议,不仅为其保住了50万美元的订单,还通过汇率锁定规避了汇兑损失。

“有‘馍’吃的时候,大伙考虑的是如何吃好,但没有‘馍’时,我们关键考虑的是要怎么去创造做出‘馍’。”陕西斯克赛德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汉诚告诉记者,“当中小微企业有订单时,我们帮助他们解决贸易环节中遇到的融资难、降本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当没有订单的时候,则通过采销平台、会展平台、业务培训等12项服务创造贸易机会,帮助中小微企业订单从无到有,做强做优。”目前,斯克赛德贸融通已提供服务的中小型外贸企业800多家,陕西企业200多家,进出口业务涵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斯克赛德贸融通将组织一批外贸企业赴德国、俄罗斯、土耳其、迪拜等地参展,出海拓市场,增订单,扩大“国际朋友圈”。
让世界品味“陕西味道”
走进陕西梓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分拣包装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核桃香味,工人们忙着将一颗颗核桃分拣、装箱,运往中亚国家。
“咱们商洛的山核桃深受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消费者的欢迎,山核桃也是公司出口量最大的单品。”陕西梓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延亮说,今年一季度,公司农副产品出口额已达到1500万元。

“内陆开放通道的优势正在显现,与其在沿海‘挤红海’,不如回西安开拓‘蓝海’。”吴延亮介绍,公司原本在沿海城市,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加速,2023年5月,公司整体迁至西安浐灞国际港,依托中欧班列(西安)的运输时效和成本优势,正在积极开拓中欧、中东、中亚等地区的市场。
“我们出口的产品72%来自陕西本土,周至的猕猴桃干、商洛的核桃、香菇、木耳出口量都很不错。”吴延亮说,目前公司产品主要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年出口量可达到1000余吨。
作为一家小型外贸企业,吴延亮对当前的成绩很是满意。他坦言,得益于陕西丰富的农业资源,企业才能持续为海外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农副产品,未来,他们将进一步推动更多陕西特色农食产品走向世界,让世界品味“陕西味道”。
从斯克赛德贸融通用“金融+数字”为中小微企业插上翅膀,到陕西梓航贸易让陕西山珍变身国际“爆款”,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开放引擎正轰鸣作响。西安浐灞国际港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浐灞国际港将继续发挥其枢纽作用,推动更多企业走向世界,为区域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更多陕西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陕西官方微信(xinlangshanxi)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