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的老者,大部分都应该颐养天年,可在陕西库峪的大山深处,却真实的存在着这样的老人,他们无子女,无户口,在山里一住就是三四十年。

  昨天早上9点,本报记者跟随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启程前往秦岭山里,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在库峪尽头,记者见到了两位老人,一位是在山洞里居住了40年的老孟,一位是老杨,他距离老孟的住处不到一公里,也是在自己搭建的茅草屋里住了30年。

  老孟:妻子带着女儿离开他在山洞里住了40年

  老孟全名孟道福,今年74岁,湖北人,年轻时就来到了库峪的山里头,一开始他还去外面打零工,但岁数大了,老孟连干小工的力气都没了,就开始捡垃圾,直到现在,他在这个山洞已经住了40年了。

  老孟没事时喜欢端坐在山洞的正门口,见到老孟的第一眼,志愿者们说老人又苍老了许多。隔着一条小溪的距离,记者见到老孟第一眼的感觉是,很模糊、很苍老的一个影子。之后,在志愿者的指引下,老孟的面貌开始逐渐清晰了起来。

  跨过小溪,就见到了老孟,陕西零二玖公益服务中心外联筹资主任刘寇荣显然和老孟非常熟悉,见到大家来了,老孟从山洞里快步走了出来,并坚持和每个人握手,道谢。这个时候,记者才注意到,这是一个很矫健的老者,笑起来脸上的皱纹也愈发明显。

  尽管穿的衣服和鞋子都补了很多次,但收到志愿者拿来的新棉衣,老孟还是第一时间就收了起来,他说:“新衣服先放着,旧的还能穿。”一旁的志愿者心疼了,“孟大爷,给你拿的米面油和生活用品总是舍不得用,总要收起来,这样子可怎么好呢?”

  记者注意到,老孟住了40年的山洞是在一整块岩石上堆砌起来的,大概有五平方米,山洞门口的石头已经被熏黑,虽然空间狭小,但老人把山洞里面布置得很有条理,一张桌子、一个小柜子和一个木箱分别靠墙摆放,室内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旁边地上还挖了一个坑,里面烧着一些柴火,老孟说冬天可以取暖,也不危险。山洞外左侧是一个平台,被老人辟成了储藏室,上山砍来的柴火被堆放在了这里。志愿者们说,老孟原是有妻子的人,两人育有一女,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妻子带着女儿离开了老孟,之后一直没回来。

  住在山里,有人说老孟像“神仙”,与大自然为一体,但更多的人会觉得他可怜,可老孟似乎很满足,他说,志愿者们一两个月就来看他一次,带来的生活用品和食品一应俱全,他觉得这已经是给别人增加了负担,又怎么好意思再要求什么呢?

  老杨:终身未婚 一个人在山里过了一辈子

  老杨的年纪更大一些,今年83岁,全名杨壮忧,是陕西商洛人,一辈子未婚,年轻时来投靠在库峪的侄子,后来就自己一个人过了一辈子。

  顺着老孟家一直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便是老杨的住处,老杨住的地方是自己搭建起来的茅草屋,前年雨水季节,风几乎把茅草屋吹倒了。后来,志愿者们对茅草屋进行了加固,还搭上了一些防雨布,以防雨水再滴到屋里。去年,志愿者们又给老杨家里接上了电。

  见到老杨时,他显得很高兴,拉着刘寇荣的手久久不放,“你们总是来看我,我却没啥能给你们的。”一句话,老杨重复了好几遍。屋内,是老杨自己做的面糊,他端着一个碗过来说,这碗面糊自己可以吃一天。

  除此之外,老杨还在屋外种了一些菜和玉米,负责山路维修的老孙对老杨的评价很高,他说:“这个人虽然不是我们这里的,但他素质很高,把自己的那块地方打扫的很干净,种的菜还无偿送给乡亲们,我们都很熟了,他虽一辈子未婚,但人也确实不错。”问老杨过去的生活,他摆摆手说,“过去的都是伤心事,不提也罢。”

  老孟和老杨都是流浪者无户口,无子女照顾

  老孟和老杨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但他们身上却有很多相似点,比如,都是流浪者、无子女照顾、无户口,并且岁数都大了。平时他们生活都是自给自足,有时到山上摘个野果或者挖个野菜什么的,基本上是有什么吃什么。有时得病了也全靠扛。

  老杨住的地方离老孟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两人还经常走动,互相帮忙,有时也吵嘴。说起这两位老人,刘寇荣总是滔滔不绝,刘寇荣和老杨认识已经四年了,每两个月他都会带着志愿者们去看望老人。而老孟是在2012年才认识的,当时是刘寇荣看完老杨,开车回去的路上发现一个人久久站在山洞前,下车后才发现了老孟,打那以后,每次来看老杨,志愿者们会连同老孟一起看了。

  昨天下午,志愿者们还在城区看望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聋哑人,志愿者们说,这个人的名字他自己本身也说不清楚,但平日里倒是很勤快,不仅给外面卖盒饭的人帮忙,还自己捡瓶子维持生计,每次志愿者们带来东西,虽然不会表达,但始终一个劲的点头。

  可说起这些老人的现状,刘寇荣也有担忧,“他们孤苦伶仃的,没有人照顾,住的地方也不好,万一有什么事,我们也照顾不上,目前只能两个月过来看一次,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