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诠释着一个伟大的节日
一个伟大的节日也赋予了这个名字滚烫的人生
青春激情将我的一段生命烙印在了军营
又将另一段人生执着坚定地流彩在金融
退役不退色
心里的“八一”红星永远向着党、永远为人民
因为——我的名字叫“建军”!
工行榆林分行运行管理部 黄建军

我叫黄建军,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叫建军的人中的普通一员,但再平凡的人生也遮不住这个名字的神圣!
我出生于军人世家,家里叔伯参军,姑姑战死沙场。我祖籍山西,1938年父亲光荣入伍,当时党中央为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豫西,部署西北野战军围攻榆林,我父亲作为西北野战部队中的一名战士,在作战中受伤。之后随部队在榆林、佳县、定边、靖边驻防,一守多年。也因为这次受伤,父亲认识了母亲并组建了家庭,之后有了我,起名“建军”。
父亲去世早,母亲总会把父亲当年在部队的点滴当成故事讲给我听。从小我就被部队的一切所深深吸引,爱听关于军队的故事,爱看关于战争的影视作品和书籍,在我的印象中,从懂事起,就经常跟小朋友一起玩打仗的游戏。
怀着浓浓的军人情怀,高中毕业,我便选择了从军报国之路。即便如今不再穿军装了,但在我心里却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兵。“建军”这个名字时刻提醒着我,它是一种激励,是一种鞭策,同时也赋予了我军人的正义感、使命感,锤炼了我工作中勇于担当、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思想品德,培养了我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在第95个建军节来临之际,我想为我们中国军队、中国军人送上祝福——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我们最可爱、最敬佩的人!
工行铜川红旗街支行 张建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在那个红旗飘扬的年代,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个“参军梦”,都想穿上绿色军装,加入绿色方阵,成为光荣的一员。
我们三兄弟承载父辈的军营梦,自出生之日起,就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大铁军,老二应军,作为老三的我,虽不是8月1日出生,却也被取名“建军”。父亲没有机会穿上军装,军队情节只能由儿女来承继。送儿入伍时,别的家长或担心或不舍,只有父亲脸上呈现的是浓浓的骄傲,他没有过多的叮嘱,只是重重地拍拍我的肩膀:“好好干,别丢人!”每当我们探亲回家,父亲总是一遍一遍毫不厌烦地听我们讲部队的故事,每次都像第一次听一样认真。对待军装他更是仔细,清洗过后平平整整地挂好,满眼都是羡慕。
退伍后,进入银行工作,每年建军节时心中都会有一种悸动,有对部队生活的怀念不舍,有对曾经入伍过的自豪感慨,也对父亲的深深军队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求而不得终成执念,幸而有我们帮他间接圆了这个梦。
好男儿,当兵去。部队,是人生难得的训练场,是圆绿营梦的所在。
我叫张建军,因为叫建军,让我感觉跟部队更加贴合;因为叫建军,让我遇到很多同名的人;因为叫建军,让我有机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庆生日。因为叫建军,因为曾从军,我倍感自豪!
工行宝鸡分行运行管理部 杨建军

每每谈起名字,很多人会因为“建军”两个字,以为我是8月1日出生的。其实不是,是因为快到“八一”,父亲便出于对人民军队的热爱给我取名叫“建军”。
名字凝结着深深的军队情节,所以我从小就拥有一个“军人梦”。到了适龄年龄,我在父母的支持下,终于如愿以偿地去部队当了兵。1986年刚入伍后,我总是比其他新兵训练得更加努力、更加刻苦,这都是因为“建军”这个名字跟着自己、时刻提醒着自己,是种激励,更是种鞭策,同时也赋予了自己使命感。
1990年7月1日,入伍三年半,我脱下军装、换上工装,成为工行宝鸡分行的一名员工。我暗暗许下誓言:永远保持军人作风,不负军队培养、不负“建军”名字!从绿色军营走入工行32年以来,先后从事过柜面服务、现金清分、加钞等工作。在疫情期间,根据“现金收支两条线”要求,自助机存取款现金不得循环使用,这意味着清机频率增加的同时, 自助机的回钞量会比加钞量还要多,使得加钞团队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与我所在的团队不畏困难,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对所有钞票进行仔细消毒,确保客户取到的现金安全,确保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钱”。全心全意为人民——在部队我坚守这个信念,在金融服务工作中我更要全力实践信念、履行职责。面对这一繁琐的工作,我不仅没有懈怠抱怨,更是确保了每一笔款项的准确无误、放心安全,努力用军人般的勤勉态度、严谨作风、精湛技能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积极践行着自己入行时的誓言,带动身边同事,一起将工行温度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
我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誓言,不负军人经历,不负“建军”名字!
更多陕西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陕西官方微信(xinlangshanxi)

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