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校园中,处处弥漫着毕业的浓浓气息。5月8日,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毕业设计展览正式拉开序幕。此次毕业设计展,涵盖了平面、交互、建筑、空间等多样化内容,同时覆盖了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个方向的410名学员,219组作品。

  年轻的Z世代艺术家们,向我们展示了富饶的精神世界,蓬勃的想象力和坚定的信念感使每一份作品都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更多敏感、真实的人文关怀,也正在这些年轻人身上生发。

  此次设计展览中的三份作品《西岳青云志》、《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AI生成技术下的影像呈现》在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对话几位创作者,感受他们作品中别样的思考、真挚的情感与丰富的精神魅力。

  《AI生成技术下介入下的影像呈现》

  体会新技术的魅力,用AI演绎自己的一生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赵一鸣&王佳宇

  在借助AI生成毕业设计并受到广泛关注后,来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赵一鸣对AI有了更加崭新的认识。她与团队成员王佳宇在此次设计展览中将自己的一生浓缩为15组AI照片,每组都有旧有新,也是他们想体现AI既修复又创造的特质。

  AI技术如何生成自己的一生?今天就带你走进用AI技术构建的神奇世界。

  “简单解释,用AI生成图片实际就是用AI模型SD (Stable Diffusion) 绘图,我们使用的Lora小模型相当于SD模型的一个插件。Lora可以帮助AI通过少量训练实现提取图片核心参数、精准绘图的目的。”团队成员王佳宇说。

赵一鸣正在制作中赵一鸣正在制作中

  “我只提供了一张面部无遮挡的高清图片,就帮助团队成员通过Lora小模型提取到了如眉头、眉骨、眉尾的宽度,嘴唇厚度,双眼距离等核心参数,生成一个专属于我的Lora模型。再通过团队成员的训练,这一模型便具备了在各种情境中的自学能力。”赵一鸣说。

展览中的赵一鸣展览中的赵一鸣

  AI生成的过程也并非易事。它的困难主要发生在对老年的“无知”上,空洞地提示它生成80岁的赵一鸣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更加精准描述的词汇,如“花白的头发”“满是皱纹的手”等等,AI才能进入状态。

 赵一鸣的老年AI照片 赵一鸣的老年AI照片

  为让每张照片“旧的不一样”,赵一鸣用了许多方法做旧。她将所有确定的静态照片统一大小尺寸,利用不同材质的纸进行打印输出,然后每张照片再使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和工具进行纯手工的制作。如利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泼洒在卡纸所打印的照片上,随后放置在吹风机或太阳下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利用扫描仪重新扫回入电脑中。

  最终,他们将生成的15组照片浓缩了赵一鸣的一生。从1岁到84岁,每组照片由静、动两张构成,22岁前的静态照片主要来自老照片,其他均由AI生成。“静动、新旧结合,是我想体现AI既修复又创造的特质。”赵一鸣说道。照片旁还放着插着各种颜色线的4个黑色矩形框,团队成员王佳宇说:“这实际是一个扫描仪,只要感应到人,即可在一旁的荧幕上生成不同的AI造型。”

展览现场赵一鸣的1-84岁展览现场赵一鸣的1-84岁
赵一鸣的28岁照,用AI生成赵一鸣的28岁照,用AI生成
赵一鸣的48岁照,用AI生成赵一鸣的48岁照,用AI生成

  “美国诗人弗洛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写道‘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但未来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借助AI看看那条未涉足路上的自己,回到现实也许我们会更珍惜当下。尽管现在有人说‘AI会取代很多职业’,但我坚信AI与人类共生共创,希望未来AI能够以人的感受为中心,修复从前,创新未来。”赵一鸣信心满满。

  《西岳青云志》

  探索女性崭新神话IP形象,深度感受华山文化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王菲&梅雨婷

  来自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王菲和梅雨婷在经过一系列真实项目可行性的调研之后,在过程中发现当下的年轻人对于模玩和盲盒有着独特的喜爱,“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也成为各大社交媒体中的热点。

  在此基础之上,她们对于女性神话IP形象设计情有独钟,而华山作为陕西对外的旅游明信片,成为了她们想将这三者深度融合的文化契机。因此,六位迥然各异的女性山神形象便由此迸发灵感,在耗费四个多月的时间后孕育而出。

《西岳青云志》展览现场《西岳青云志》展览现场

  “起初是因为我们自身对于盲盒这类物品就十分喜爱,将自己的热爱转变为作品是一件十分令人沉浸的事情。在不违背设计初衷的情况下,我们加入了华山智旅的项目,希望可以做出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同时可以应用于真实企业也是我们的目标。”王菲说道。

  “其实每一个模玩人物形象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故事,都具备丰富的人物价值。现实生活中大众所熟知了解的神话形象大多都是男性角色,女性角色的深化形象也偏单一化。因此,我们想打破大家的对女性神话形象中的刻板印象,选取了六个相同系列却不同风格的女性山神形象,希望以更加生动、丰富、充满活力的方式去进一步传播华山的文化。”梅雨婷如是说。

梅雨婷(中)与王菲(右一)在毕业设计展开幕式中发言梅雨婷(中)与王菲(右一)在毕业设计展开幕式中发言

  将自己热爱的领域与华山文化相结合,对华山山神形象进行风格的转变与二次创作是两个女孩此次的创作中心。在创作的过程中,她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设计制作人物视觉风格的时候,她们需要在保持山神原有形象的基调之下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人物的整体姿势、四肢动作、表情细节都需要反复打磨。为此她们四处奔走调研,许多工厂打印3D模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颜色稍出差池,就需要重新打印。最终,她们选择了自己手工上色。

二人正在制作中二人正在制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最终找到了一家线下与模玩相关的俱乐部,每天早出晚归——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与俱乐部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了对五个实体模型的手工上色,其中三个模型的高度为20厘米,剩余两个模型为30厘米,对于手工精细程度的要求可见一斑。

三圣母、西王母、九天玄女、弄玉、慈航道人、斗姆元君三圣母、西王母、九天玄女、弄玉、慈航道人、斗姆元君

  “作品能成功顺利地完成和展出,我们更要感谢两位指导老师——淡心艺老师和李宗泽老师。李宗泽老师为我们把握作品大方向与整体风格,淡心艺老师则在日常的制作中给予我们全力的辅助和支持,为我们亲自订制了五个展出木柜。”在采访中,梅雨婷对老师们的帮助表达了满满的感谢。

  未来,王菲和梅雨婷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可以具备真正的社会价值,帮助更多人建立与华山的情感联系,让他们更有兴趣去了解华山的历史文化与神话传说,大家也能看到更加丰富多元的女性神话形象。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

  走进自闭症儿童,沉浸式感受他们的世界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韩轩&刘鑫然

  如何沉浸式感受自闭症儿童的世界?这场展览给了你答案。走进被小型屏幕与孩子们满墙可爱照片包围的展区,轻轻拨开入口处纱帘,戴上VR装置,隔绝外界的一切噪音后,安静观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就仿佛踏进了专属于孩子们简单而快乐的世界。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展览现场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展览现场

  从去年11月开始,来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韩轩和刘鑫然便前往白鹿亲智中心开始进行实地的调研和考察。这也得益于学校与白鹿亲智中心的多年合作与张辉老师对于此领域的常年探索,为她们提供了了解自闭症领域的渠道和资源。

  在经过四到五次与孩子们的接触后,她们深深地被这群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所打动,决定拍一部属于他们的生活纪录片,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并重新认识他们。

  “在拍摄记录他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其实是遇到了一些困难的。因为有时会难以预判孩子们的情绪和状态,并且大部分孩子比较害怕镜头,经常拍着拍着一些孩子会突然冲上来抓镜头。而且拍摄的时间要跟随孩子们的日常作息来调整,所以时间安排出现问题也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拍摄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韩轩对此也表示理解。

韩轩正在为孩子戴上拍摄设备韩轩正在为孩子戴上拍摄设备

  令她们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毛毛”的孩子,他格外喜爱海底世界。她们会经常看到毛毛一个人坐在空教室的角落画画,他在16页白纸上画了各种各样的鲨鱼,并且时常会为周围的人科普鲨鱼。只因他喜欢鲨鱼,他便只绘画这一种生物,他的鲨鱼作品还在绘画比赛中获得奖项。

毛毛正在为韩轩展示自己画的鲨鱼毛毛正在为韩轩展示自己画的鲨鱼

  “孩子们的专注力有时是超出常人的,这一点我们也很佩服。所以在建构VR场景时,我们特地依据孩子的喜好营造了生动的海底世界。戴上VR他们沉浸在自己舒适区的同时还可以尝试新鲜的事情,足不出户,便能看到不同的世界。”刘鑫然如是说。

  为了使场景更加人性化,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刘鑫然还特地在VR中增加了动物专属的声音,并且动物的头顶会清晰显示其名字,也满足了他们的日常需求。

观众在展览中沉浸式感受VR设备观众在展览中沉浸式感受VR设备

  经过半年与22个孩子的接触与沟通,两个女孩发现许多孩子的情绪会逐渐趋于稳定。孩子们对拍摄逐渐适应,并且慢慢喜欢上她们。尤其是毛毛,从一开始的沉默画画到后来情绪失控突然扑上来抓人,再到现在每次拉着她们的胳膊开心地笑,“我们现在可以拉着他的手,走很长很长的一段路。”

刘鑫然正在扶着孩子刘鑫然正在扶着孩子

  毛毛的妈妈也经历了一段较为艰难的时期,一开始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时候,她的内心是痛苦而崩溃的,但是周围家人、朋友对她的爱渐渐疗愈了她,她慢慢被大家的爱所感化。“其实是周围的人给予了毛毛妈妈勇气和力量,他们都在深深地爱着她,支撑着妈妈拥有走下去的勇气,她也学会了给予孩子更多爱的力量。”韩轩感动地说道。

  “我们与孩子们相处越久,就越能感受到他们的善良。每个孩子个性鲜明,爱人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一个孩子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去亲吻你的头。拍这部纪录片的初衷也是让更多人去了解、接触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打破大家对他们沉默寡言的刻板印象,他们其实非常可爱。”

韩轩正在拍摄孩子们的课堂韩轩正在拍摄孩子们的课堂

  韩轩与刘鑫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这份艺术作品,让更多人去愿意走入、接触自闭症儿童,沉浸式感受他们的世界。未来,她们也希望社会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与援助,改善他们的现状,使他们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权利。

  线上观展网址

  https://art.eaad.design/eaad2024

  线下观展地点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一层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