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瑞,1912年11月出生于子洲县高家坪乡马家阳湾村。他14岁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6岁转为中共党员。建国前,曾先后担任绥德县委委员、团县委书记,安定县委书记,陕北特委委员、团县委书记,陕北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党委书记,陇东地委书记,西北局常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建国后,先后担任西北局副书记、国家劳动部部长、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广告

  1933年7月23日,中共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在佳县高起家城举行。会议通过了陕北党的政治任务决议案组织决议案、军事工作决议案: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陕北特委。特委书记崔田夫,军委书记王兆卿。这次会议是中共陕西历史上一-次非常 重要的会议,标志着陕北地区的武装斗争已经转向全面创建红军的新时期,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 一个转折,对后来陕北党、红军、革命根据地乃至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34 年2月,时任共青团陕北特委书记的马文瑞,遵照北方代表的指示和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的精神,来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做兵运工作。当时杨虎城驻三边有一新编骑兵旅,旅长谷莲舫,副旅长段右奄。陕北特委派了一批党员打进谷旅做兵运工作,他们都是安定人,马文瑞曾先后在安定任地下党的区委和县委书记,对他们大都认识,因而组织派他来指导兵运工作,伺机把队伍拉出来。

  马文瑞到谷旅以朋友找事做为名,住了下来,与打入该旅的党员接上头。谷旅三个团,一团驻定边,团长段维山;二团驻安边,三团驻靖边的柠条梁。马文瑞指定王治岐负责定边一团 、史法直负责安边二团、薛毓瑞负责柠条梁三团的工作,同时把十几个党员编成两个支部,在他和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然而就在3月底4月初,杨虎城突然命令谷旅开赴西安整编,顿时打乱了马文瑞的兵运计划。要拉出队伍,条件尚不成熟,他本可以回特委复命,但放弃做了半截的兵运工作,实在不甘心。他决定跟部队同行,以便见机行事。谷旅王治岐所在的第一团哗变,出走包头,马文瑞从三团驻地柠条梁出发,随旅部率领的二、三团南行。 该部是骑兵, 走的大多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带,马文瑞靠两条腿明走晚宿,紧跟不舍,一直跟到庆阳。马文瑞利用部队在庆阳休整的机会,便潜入薛毓瑞连。与薛毓瑞、史法直等商议。他提出沿途只有庆阳距陕甘边招据地中心南梁最近约200里,可以把能拉出去的士兵秘密拉出去,送到南量否则到西安就更不好办了。史法直表示可以带一 排人出来。于是在一个黑夜史法直带着约20名士兵,10多支步枪,拽着绳子从庆阳城墙上溜下来,直奔南梁而去。这些人到南梁后被刘志丹编为合水游击队,史法直任队长。以后史法直又调安塞游击队任队长,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马文瑞追随薛毓瑞连到西安继续开展兵运活动。后被敌人发觉,无法立足,遂离开西安,辗转到达南梁陕甘边根据地。

  与此同时,贺晋年在兰州领导水北门]起义失败,逃到安边,在刘实庵帮助下到鹦鹉渠(今安边镇杨岭)小学教书。年底贺以教书的公开身份回到安定家乡才找到党的关系。党在三边的组织虽遭严重破坏,革命遽然处于低潮,但党播下的革命火种却待机萌发,终于1936年形成燎原之势,迎来了三边人民解放的明天。(文|周世久 李仰飞  )

  注:延安大学与定边县委组织部横向课题“红色定边”研究(YDFDF20191106)。 

  通讯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郭水湾社区杨市沟路66号

  作者姓名:周世久

  邮编:719100

  邮箱:zhoushijiu483@163.com

更多陕西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陕西官方微信(xinlangsha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