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鲤鱼年画像要从木板上跳出来了!”3月2日,阎良区振兴街道各社区教育学校学习点内,一场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非遗触手可及”直播公开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活动现场约百位居民把活动中心挤得满满当当,直播间里更是有上千网友热情围观,大家一同沉浸在木版年画的奇妙世界中。

活动尚未开始,提前到场的居民们围在屏幕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色彩鲜艳的年画,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眼神中满是期待,迫不及待地盼望着直播快点开始,想要一探木版年画的究竟。
上午10时,直播正式拉开帷幕,传承人首先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精彩视频。视频中,一幅幅精美的木版年画作品依次呈现在大家眼前,题材丰富多样,有人物的生动刻画、花鸟的灵动姿态,还有神话故事的奇幻演绎。每一幅年画都色彩鲜艳夺目,线条流畅自然,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赋予了纸张生命一般。居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嘴里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紧接着,传承人开始详细介绍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候它可是人们祈福纳祥的重要象征。”传承人娓娓道来,从年画的起源到发展历程,从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到工艺做法,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透彻。
“大家知道吗,制作一幅精美的木版年画,那可是要经过多道工序的。”传承人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展示制作过程。“首先是选材,要挑选纹理细腻、质地坚硬的梨木或杜木,这样刻出来的版才耐用。”说着,镜头切换到一块光滑的木板上,“选好材料后,就要进行画稿。画师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在木板上勾勒出精美的图案。”画面中,画师的笔触灵动,不一会儿,一个生动的形象便跃然板上。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刻板环节了。”传承人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雕刻着,“刻板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刀法要准确,力度要适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直播间里,网友们纷纷留言,惊叹于这精湛的技艺。“刻好版后,就要进行印刷了。把调好的颜料均匀地刷在版上,然后铺上纸张,用棕刷轻轻按压,一幅年画就渐渐显现出来了。”随着棕刷的起落,一张色彩鲜艳的年画呈现在大家眼前,现场再次响起一阵惊叹声。

62岁的李大爷举着手机,全神贯注地全程录像,嘴里还不时念叨着:“以前只知道年画好看,没想到制作过程这么复杂,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真是太了不起了!这非遗文化确实值得好好传承下去。”
此次非遗传承网上直播课活动,为居民们搭建了一座便捷的学习桥梁。直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精美的作品展示,又有详细的工艺讲解,实用性十足,切实提升了居民们的综合素质,也为文明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振兴街道社区教育学校负责人严元元满怀信心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探索创新社区公益直播的形式和内容,开发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的直播产品,让线上服务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更多陕西热点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陕西官方微信(xinlangshanxi)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