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织举行“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活动中相关领导对遗址保护情况做了简要说明,并邀请媒体对各点位进行实地采访。
大遗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是延续历史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的重要载体。保护利用好大遗址,使命光荣、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西安千年古都来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西安地区遗址资源丰富,重要史前遗址和周、秦、汉、唐时期的都城遗址及帝王陵寝在我市均有分布。西安地区有杨官寨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等10处20个点列入专项规划,都位居全国前列。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实践中,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完整保护的基础上,系统阐释汉长安城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
一是加大遗址文物保护力度。建立“市级(文物执法大队)+特区(文物巡查队)+属地(三个行政区文物部门)的大遗址全域保护分级责任体系,多层级巡查,及时发现消除问题隐患,确保大遗址安全。实施遗址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一年来上报J100号夯台、楼阁台、直城门、拜水台遗址、天禄阁遗址等11个文保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
二是加快规划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融合编制工作,同步开展“两规融合”与文物保护、市政设施、交通组织等专项规划“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发展”。
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积极开展遗址区环境整治、村庄提升、交通改善等民生保障基础工作。2024年,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西安市组织实施了汉长安城遗址区自来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年底前实现与全市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彻底解决常住人口饮水问题。
四是开展形式多样文旅活动。积极探索“遗址+”“考古+”“农业+”“乡村+”“文化+”系列活动,以汉长安城为主题的《龙腾三秦 春暖山河》等系列视频在2024年央视春晚特别节目和央视元宵晚会播出、举办了汉宫中国年—龙年新春大庙会、2024年未央区元宵节民俗文化展演、全市新春锣鼓大赛、非遗项目特展、2024山海少年越野挑战赛等活动。
未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建设工作会进一步加强大遗址文物本体保护,科学推进规划体系编制,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将文旅产业发展作为特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坚持“文化创意+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做好“遗址+”“文物+”“文化+”“数字+”的大文章,让文旅产业发展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