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建芳

  来源:国家电网报

  早就知道陕西宝鸡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却一直无缘一会。秋意正浓时,我走进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美誉的宝鸡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一探究竟。

  凤翔泥塑俗称“泥货”“耍货”“泥耍货”,采用黑油板板土、白色封洗土、棉花、糯米等6种天然材料,经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它的取材立意极为广泛,戏剧脸谱、吉祥图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无所不包,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赋予了镇宅驱邪、赐福降祥、永保太平之意。

  据《凤翔县志》记载,明代初年,朱元璋派部将李文兵在凤翔一带屯兵。屯兵制撤销后,第六营的士兵就在当地开荒种地,安家落户,逐渐形成了六营村。这些士兵多来自江西景德镇,擅长制作陶瓷,农闲时常用黏土制作泥玩具,久而成俗。

  因为家家户户做泥塑,泥塑手艺在这里代代相传。当地不少俗语都与泥塑有关:“家有半升粮,不为泥货忙”“大人做坯绘画忙,娃娃端坯晾晒忙”“坯子都一样,画出来各有各的样”“泥货本不大,心不灵巧学不下”……

  数百年过去了,六营村和凤翔泥塑的关系愈发紧密。六营村原有5个自然村,根据泥塑制作流程分别命名为营里堡子(挖泥、砸泥场地)、黄面前(造型、制模、翻坯、合坯、粉洗等重要工序开展的场所)、白家阁崂(晾晒场地)、前忙(彩绘场所)、刘家河滩(交易场所)。2018年,六营村与旁边的六道村合并为六营村,村里依旧以泥塑制售为主导产业。

  凤翔泥塑最有名的作品莫过于2002年、2003年国家生肖邮票的主图“平安马”和“富贵羊”。它们是胡新明和胡深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创作的。2017年央视元宵节晚会的标志——凤翔泥塑“凤尾鸡”,也出自胡新明之手。胡新明的爱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敬萍同样是凤翔泥塑的专家。这些年来,夫妇俩在六营村建起了西府民俗艺博园,成立了凤翔县西府巧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专门生产凤翔泥塑。

  走进西府民俗艺博园的四合院,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造型别致、姿态万千的泥塑作品。整个院子仿佛一座浓缩版的“泥塑博物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院子里,敬萍麻利地挽起衣袖,抓起一团醒好的泥,现场演示凤翔泥塑的翻坯过程。技艺之娴熟、动作之流畅,令在场的游客叹为观止。

  敬萍介绍,凤翔泥塑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以前因为泥塑易碎,很多作品只能在周边地区售卖。后来,她和胡新明经过800多次的反复实验,从古代城墙的建造技艺中获得灵感,研制出了“摔不烂”的泥塑制作工艺,帮助凤翔泥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两年,他们的儿女也在大学毕业后相继返乡传承非遗薪火,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了许多风格上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凤翔泥塑作品,开发了带有凤翔泥塑元素的文创产品。

  凤翔泥塑在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电力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砸泥”是凤翔泥塑的传统制作工序之一。艺人要将黏性十足的黑油板板土、上好的棉花与水混合在一起,反复捶打数个小时,才能将它们完全融为一体。以前,即便是青壮年,一整天下来最多也只能砸一槽泥,人也十分疲惫。“砸泥不难,越砸越烦”曾经是泥塑艺人常挂在嘴边的话。现在,工人只需按下开关,便可借助电动砸泥机完成这一工序。电动砸泥机一天至少可以砸两槽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人力成本。

  宝鸡市凤翔区供电公司安排员工定期检查电动砸泥机等电力设备,并做好六营村电网升级改造和配电变压器台区增容,简化客户用电报装流程,强化线路、设备运维,助推凤翔泥塑产业发展。

  这些年来,六营村还大力推行“非遗传承+民俗旅游”模式,以非遗保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非遗文化传承。村里建成了泥塑非遗文化一条街,形成了年生产规模10万件以上的泥塑产业基地;全村70%的村民从事泥塑生产,泥塑年产量达60万件,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六营村陆续获评“非遗旅游村寨”“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如今,六营村依托凤翔泥塑的“金字招牌”吸引着八方来客,昔日的“泥耍货”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就像胡新明所说,泥土是万物之本源,只要有泥土的地方,生命就会蓬勃生长。(宝鸡市凤翔区供电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