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3时,陕西文学界,图书界,出版界,文化艺术界在陕西省图书馆欢聚一堂,为诗人远村的新书《画地为天》联合举办了一个简约而高规格的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陕西省作协,陕西省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举办,终南七子诗群,文化艺术报社协办,参加本次分享会的主办协办单位领导嘉宾有: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延河》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阎安,作家,首届柳青文学奖获得者,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陕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周云岳,出版家,韬奋出版奖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 诗人,园艺家,艺术批评家,终南七子诗群发起人冯景亭;参加分享会的诗人,评论家嘉宾有: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王久辛,诗人,小提琴演奏家尚飞鹏,诗人,中国石油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第广龙,诗人,第二届柳青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责任编辑奖获得者 成路,诗人,油画家,第五届华语春晚十佳诗人奖获得者三色堇,诗人西可,诗人,书法家,艺术批评家李晓恒,诗人,诗歌评论家长安瘦马,诗人,陕西日报《党风与廉政》杂志社社长,秦岭诗社社长白亮,诗人,陕西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秦岭诗社副社长李成河,诗人,作家,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杨广虎, 诗人,新浪陕西总经理,《微诗刊》主编付士山,诗人,首届闻捷诗歌奖获得者,咸阳诗歌学会副会长路男,以及远村的亲朋好友孙理国,赵命可,霍志宏,何超锋,王慧文,田秀梅,暖玉,徐敏,刘海玲,刘心远等50多人参加。会议由远村的女儿鲍梦远主持。

  会议期间。《画地为天》的责任编辑舒敏向与会者介绍了诗集《画地为天》的出版经过,并对诗集的内容作了简要的概括。诗人远村,还向陕西省图书馆捐赠了自己的诗集《画地为天》,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董媛媛给远村颁发了收藏证书。

  与会嘉宾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分别分享了自己对远村的新著《画地为天》的阅读感受,并对这本诗集的装帧设计,内容编排,诗歌的表现手法,审美取向和价值指认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解读。大家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关注陕西诗歌的发展,为陕西诗人出版诗集的这一举措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谢。《画地为天》的出版发行,不仅对远村本人意义重大,就是对陕西诗歌界来说,也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远画讯)

  领导致辞

  陕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周云岳先生致欢迎词

  省图书馆馆长周云岳在致辞中指出,远村的作品意向清晰、关照现实、情志飞扬,叙事和抒情交织,他对远村第6部诗集《画地为天》的公开出版和慷慨捐赠表示祝贺和感谢。在简单介绍了省图“柳青文学奖”以及陕西作家、陕西学人、陕西文化艺术名家专藏的建设情况后,周馆长希望加强与省作协、陕西17家出版社以及诗人、作家等社会各界的资源共建、合作共享,一同擦亮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等是陕西标志性名片,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服务。

  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延河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阎安先生致辞

  远村这部诗集的名称《画地为天》很具有暗示性、定义性,如果把诗歌这一极限性语言艺术建制理解为寓天于地的艺术,那么这个书名中已包含了远村的诗歌野心或理想,以及他对于本时代诗学的个人性彻悟与决绝式的自我定义。我与远村兄弟相交三十年如一日,他是我们那一代中最早从陕北出发追逐远方和诗歌的人,他是我们这块苦难和辉煌、粗暴与仁慈同样厚重和持久的土地上的现代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出道比我要早十多年,是我非常敬重的兄长和同道。他不仅仅是一个经验性的诗人,他更是一个观念性、思想性的诗人。这个时代是一个很难文学化、文本化、诗意化、诗性化的时代,我们怎样处理这个技术风景时代的现实、经验和人性,远村和他的新诗集《画地为天》提供了重要的信念与启示。

  出版家,韬奋出版奖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先生致辞

  我们读远村诗歌里的大河,故乡,自然景物,过往及人生冷暖,既熟悉又生动,也不断带来惊喜和心动,读远村的诗,感觉有读不尽的底蕴,品不完的诗韵。远村先生是有精神重量的诗人,在他低调谦和的外表下,有一颗波涛汹涌的灵魂。特别是他诗歌里充满的仁爱、洞悉与达观,让人印象深刻,那句“想让更多的人飞起来,飞得越高越好”的愿望,是他“画地为天”理想的生动写照。远村先生无论是为文还是为人,都令人钦佩,他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必然的,也作出了示范和榜样。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出版这样的作品,感到十分荣幸。

  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先生致辞

  三十一年前作协开会时与远村一个房间,他那时就是全国十佳诗人了。交往至今,不见有点想,见面也没事。然而见了他的诗,我总是要读的,是否读懂了我也说不清。其诗宽阔无常,分明写陕北,却能听见海洋的涛声;遣词神妙,意象迭出;情绪奔腾,不像是写他自己,又感觉是他在写自传。他能一口气写出千余行诗,中了邪似的,如同霍去病率领五千铁骑直捣匈奴老巢,这得多么好的身体啊!于是很羡慕。自他精力转到书法绘画上,依我看他仍在写诗,只是写诗的工具换作了笔墨宣纸调色板。诗、书、画三美一身,这是王维苏轼一类品种了。还是他自己的诗句说得好:“我在非虚构的花上,含笑为佛。”祝贺《画天为地》隆重出版!

  诗人,园艺家,艺术批评家,终南七子诗群发起人冯景亭先生致辞

  我认为远村的诗歌意义应该包含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诗歌的现代性。远村通过诗歌的戏剧化,从最细微的地方入手,将广阔的日常背景与人文情节置于自己的不可逆转的文本探索中,他用工业化时代的符号诗意地处理了古典意象与现代意识之间的关系;二是诗歌的历史性。远村的长诗《向北的高墙》 是一部难得的具有宏大气场的史诗性作品,他对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的生发与巩固和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给出了诗性的,当代性的回答;三是诗歌的日常性。远村这些年来创作的诗歌文本,有着强烈的悲悯情怀,这源于他非常善于通过诗歌的戏剧性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看似平常的,毫无诗意的生活中他总能找到饱含诗性的存在,以其独特的个人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让这种声音具有了普遍性。

  赠书

  远村向省图书馆捐赠诗集《画地为天》,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董媛媛,接收赠书,并颁发收藏证书

  出版情况

  责任编辑舒敏介绍《画地为天》出版情况

  《画地为天》共收录了远村老师2017年至2021年创作的147首诗歌。单看每首诗歌的题目,就会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比如开篇第一首的题目为《几个潮湿的汉字落在我面前》,在这首诗歌里,你会感觉到,汉字不只是汉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有姣好的面容,有忙碌的身姿,有各自不同的表情,它们会说话,它们拥有潮湿的灵魂,这样的诗歌读下来,会让人感到深深的温暖和感动。《画地为天》整本诗集里,作者都在用这种温润、和缓的语气,给我们述说一个个曾经触动诗人灵魂的日常事件和各种故事。

  诗人,评论家分享

  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王久辛

  看了远村的《画地为天》,我觉得与他之前的长诗《向北的高墙》相比,整个状态非常放松,这可能和他的年龄有关,也可能与他在诗歌语言方面的创新有关,我喜欢这种放松下来的从容,淡定与执拗。诗歌一定要与大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远村的诗集里,我看到了这样的作品。刚才几个人都谈到了远村的为人,我也很喜欢远村这个人,他为人谦和,低调,儒雅,又爱书法,绘画,是一个真正的长安雅士。

  诗人,小提琴演奏家尚飞鹏

  我与远村都是在诗坛经过了几十年磨练的人,直到现在,对诗歌的崇拜不减当年,只是有一样必须是需要不断改变的,那就是诗歌的语言,我在他的诗歌中找到了这个答案,他的诗歌语言已经获得了新的突破,根据我多年写诗的经验,诗歌越写越写越深刻,越写越大气,诗歌创作就是修心养性的良药,更不乏锐气。诗歌是人生的伴侣,是生命的灵魂,远村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诗人。

  诗人,中国石油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第广龙

  在这本诗集里,我几乎没有读到偏向于古意的诗歌,在语言上,还是意向的选择上,都是现代思维,现代手法。这是不是可以证明,远村虽然有着对于传统的倾向性,但在现代诗的写作上,还是愿意和当下相联系,这同样是一个正在开发的大系统。从远村的诗歌里似乎可见一个现代诗人,活在今天,直面新事物,并进行了清晰的表达。

  诗人,第二届柳青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责任编辑奖获得者成路

  阅读远村的诗,在理解语言的本意外,还得跳到语言所处的环境背面。以这本诗集所选的作品来看,他是一个“挣扎”的人。这里所说的“挣扎”,不是狰狞,而是和合。诗人在作品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生活在俗烟里,灵魂要放到高远之处。——“我把一个人的大地,画成了众人的天空。/我想让更多的人飞起来,飞得越高越好。”正因为如此,他得“挣扎”。

  诗人,油画家,第五届华语春晚十佳诗人奖获得者三色堇

  远村是一个有着独特汉语书写气质的诗人,他总是很容易就能在不经意的叙述中把你带入诗歌的现场,带入他用文字设置的表面看起来平静如水,但其内在的“情绪”或“情感”却充满了暗涌的写作场景。从而在他有效的文本写作中隐喻出他内心的深度思考和情感波动。远村有解决语言,技巧,诗意,情感的思辨能力,他面对生活,命运,日常以及人性都有着深刻的思考,更有恰到好处的安放,在情感深处寻找词语的光芒。

  诗人西可

  远村是一个跨界诗人,诗书画兼具一家。无论从选材还是形式上,书画作品似乎印证了诗歌创作的丰富性,颇具帝都文人的才气,画的是大唐风景,书的是大唐气象,唱的是大唐豪迈。可以断言他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一个诗歌守望者的形象,无疑他的诗歌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某种升华。

  诗人,书法家,艺术批评家李晓恒

  《画地为天》这本诗集完全颠覆了远村过往的诗学观念,他以四两拨千斤的态势完成了自己诗歌写作的救赎,也为走在诗歌路上的同仁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学模本。远村的诗歌语言在这本诗集里表现出超凡脱俗的质感,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都是精心打磨,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诗人,评论家长安瘦马

  远村是一位有着完整的创作谱系的诗人,他经历了当代现代汉语诗歌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他一直是在场的,不仅如此,他还在诗歌写作上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他开阔的诗学主张和成熟的诗歌文本。也就是说,远村的诗歌已经形成了很强的辨识度,叙事与抒情并重的写作想法落实在每一首诗歌里,为当下的现代汉语诗歌提供了新的文本范式。

  诗人,陕西日报《党风与廉政》杂志社社长,秦岭诗社社长白亮

  读了远村日前出版的诗集《画地为天》后,我最突出的感受也是深度融合:这本诗集,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文人精神与诗人几十年诗性经验的深度融合,是一种集体精神的个体化认证,是众多日常诗意的精神化提升。他的诗尊重传统而不是唯我独尊,画地为天而不是画地为牢,时间性的诗性表达和空间性的画意呈现互相印证,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向上向善向真的精神。

  诗人,陕西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秦岭诗社副社长李成河

  远村不但以梦为诗,或吟唱,或描绘,或思考,或倾诉,亦或沉默,而且目力所及之处,诗歌的表达,看似信手拈来,却永远藏着一条主线,无论是情绪的,信仰的,时代的,风情的,感触的,都充满着生命的律动,诗意表达和唯美主义的永恒坚守。

  诗人,作家,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杨广虎

  我是这样理解《画地为天》的,远村作为一名优秀的“老诗人”,作为一名诗书画俱佳的文化人,在其写诗的过程中,从内心独白到外部世界的奇特发现,使他有意在追求一种大写意的水墨效果,一种线条勾勒、色彩层次背后的精神高度和诗意境界,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超越,一种大胆的艺术尝试。

  诗人,首届闻捷诗歌奖获得者,咸阳诗歌学会副会长路男

  远村老师的这本诗集,读起来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广袤的丰富想象力,囊括了书画艺术的精髓,每一首诗给我们创作出属于艺术范畴的、令人深入思考的、超越生命体验的思维图像。他娴熟而老道的诗歌创作,已经完全沉浸于属于他自己独有的、令人敬畏的语境当中。

  诗人,新浪陕西总经理,《微诗刊》主编付士山

  《画地为天》不仅仅是一部诗集,更是诗人远村内心世界的一次真诚袒露。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性的思考。他用诗书画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诗意的世界。《画地为天》这样的诗集犹如一股清泉,能够洗净我们心灵的尘埃,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诗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诗意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致答谢词

  诗人,书画家远村致答谢词

  一个下午的时间过于短暂,朋友们的阅读分享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展开来讲,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我会慢慢咀嚼,消化,吸纳你们的肺腑良言。谢谢我的诗人兄弟,作家朋友。谢谢主办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为此次活动付出辛苦劳动的每一个人,你们的参与,就是对一个诗人最好的鼓励。谢谢大家。

  会场掠影

  远村,陕西延川人, 诗人,书画家,资深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书画院副院长,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研究员,陕西山水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诗人,2022年被评为年度十佳华语诗人。曾获上海《文学报》诗歌一等奖(1991),陕西省首届青年文艺创作奖(1993),双五文学奖(2001),第二届柳青文学奖(2010),中国诗歌春晚金凤凰诗歌奖(2016)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奖金驼奖(2020),第七届中国长诗奖(2022)等多项奖励。出版《浮土与苍生》《远村诗选》等6部诗集,《错误的房子》等2部散文集,《远村的诗书画》《向上的颂歌》等5部诗书画集。这些年来,写诗之余,专心于书画创作,书画作品被称为当代文人生活的诗性书写。2013年在西安亮宝楼、榆林、延安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2014年书法作品入展当代艺术九城联展;2015年书法作品入展西安碑林国际书法展;2018年书法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作家书画展、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办“得意忘言——远村书画展暨诗歌朗诵会”,2019年全国报刊社长总编书画邀请展(武汉),北美世界华人书画展(温哥华),2021年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展(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