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青白科副主任惠晓颖经临床验证,呼吁并推荐眼科医生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MMS)新的改良方法。

  惠晓颖主任介绍,虽然这几年微创抗青光眼手术(MIGS)蓬勃开展,但小梁切除术仍是最经典的手术方式,在一些尚未开展或无条件开展微创手术的医院,小梁切除术依然是最常用的抗青光眼手术。而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MMC,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惠晓颖主任实施的小梁切除术

  长期以来使用MMC的主流方法为MMC棉片直接应用或结膜下注射,但上述方法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迄今为止,MMC使用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MMC棉片横放,导致上方结膜损伤范围过大,限制二次手术的范围;

  (2)棉片放置范围过大和(或)浓度过高,导致薄壁滤过泡,继发持续性低眼压,渗漏、感染等滤过泡相关并发症;

  (3)棉片放置接触角膜或角膜缘,引起上述问题的同时可侵袭角膜,造成角膜变性。

  传统MMC棉片的放置方法

  MMC棉片的不规范放置带来的并发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惠晓颖主任提出了垂直放置MMC棉片的改良方案,其优势在于:

  (1)使用改良方法形成的滤过通道改变为垂直向后至穹窿部;

  (2)结膜损伤很小,为上方二次、甚至是多次手术创造了条件;

  (3)大大减少累及角膜和角巩膜缘的机会,减少损伤;手术效果非常好,形成了向后滤过的滤过泡。

  改良MMC使用方法及术后效果图

  A: 制备3.5mm*10mm的棉片;B:将MMC棉片置于结膜瓣下,避免接触结膜切口及角膜;C:MMC棉片放置于巩膜瓣下,孵育数分钟;D:术后3个月形成的向后且狭窄的滤过通道。

  惠晓颖主任表示,改良的MMC手术方案是一种规范化、可学习、易操作的手术技术。尤其是对基层医师、青年医师大有裨益,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因此,呼吁青光眼医师尽量采用这种改良的MMC手术方式。其大力助推了青光眼医师手术技巧提升,追求更高的疗效,为病人创造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