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毛团村村民郭建军大漠深处栽下3万株樟子松
塞上隆冬,北风狠劲儿刮,郭建军穿上大棉袄,戴上雷锋帽,铁锨肩头一扛,剪刀口袋一揣,踩着绵软的沙丘,走进了毛乌素沙漠。他要做啥?修枝剪杈。
“大漠里种树,再苦再累,也不能退。”今年50岁的老郭憨厚一笑。
2020年,凭着这股子韧劲儿,他一口气在大漠里新栽了3万株樟子松。
老郭人称“犟板筋”。村里人都说,老郭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拽不回。老郭所在的村子叫毛团村,地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犟板筋”老郭打小就认准一个理:要把日子活出味儿,就得种树。
这话其实是老郭的祖父郭成旺说的。郭成旺今年100岁,当年也是“犟板筋”。1984年,他带领儿孙开始治沙时,老郭还是个跟在队尾赶骡车的少年。那阵子,毛乌素黄沙蔽日、狂风嘶吼,大漠每年前移十几米,向南蚕食毛团村。“出去犁地,风沙一刮,把壕沟全埋了。犁不成只得回家,到屋门口才看清,人回来了,牛不见了。”
那一年,年过花甲的郭成旺发动全家30多口人,签下4.5万亩治沙合同,要进沙窝里种树。“有时栽一坡杨树枝,转过夜去看,整个沙梁都吹跑了。咱就再栽、再种!不信胜不过它!”郭成旺说。
一晃30多年,当初种下的上百万株杨树、沙柳,早已郁郁葱葱。近些年,祖父、父亲年迈,郭建军又扛起了4.5万亩林场的“绿色大旗”。
“爷爷种杨树,控制了流沙。我种松树,要让林子四季常青。”2020年开春,老郭叫上几位帮工,开着大卡车运回一捆捆松苗。远远望去,林场里碗口粗的老杨树,枝干日渐苍老;樟子松套种其间,新苗嫩芽抽绿,生命力盎然勃发。
春日好时节,老郭叫回儿子郭涛抢农时。郭涛25岁,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看起来年纪轻轻,却是“老把式”了,跃上一人高的轮式拖拉机,左手扶方向盘,右手利落挂挡。
“从小耳濡目染,看见树苗就亲近。”郭涛的驾驶室后,配有自动打坑机,5秒打一个树坑。老郭紧随其后,栽苗培土,父子配合默契。2020年,算上新种的数万株幼苗,林场的樟子松已达40万株。
“第一步栽杨树,求‘生’。第二步种松树,求‘绿’。”郭涛向老郭提议,“下一步,该种果树,求‘富’。”小伙子托外地朋友寄来几十株葡萄苗、上百株桃树苗。
大半年下来,实验田里一尺出头的幼苗,个个蹿到了一米高。“2020年在沙漠里试果树,真是头一遭。”看着林场的“新杰作”,父子俩乐开了花。
时光流转,昔日毛乌素沙进人退,寸草不生;几代人辛勤浇灌、挥洒青春,终换来林海茫茫。有数据显示,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几十载光阴,无数名治沙英雄接续奋战,携手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这个好消息,老郭是从电视上得到的。他趴在爷爷耳朵上,一字一句讲给老人听。百岁的郭成旺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沙窝风再大,咱都没怕过!它把咱骡车掀翻,咱就把它撵跑!”
正值寒冬,站上沙梁眺望,杨树林一望无际,虬枝苍劲;樟子松探着脑袋,迎风摇曳。林场的沙梁上,矗立着一根木头旗杆,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林场升国旗,我们已经坚持了20多年。”老郭说。
大漠苍茫,碧空如洗,各类草木在沙漠深处蔓生,点点绿意,更衬得这抹红色格外鲜亮。
猜你喜欢
-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李庆华开展新春“送温暖、献爱心
- 评论() | 分享02月05号 11:47
- 榆林市总工会邮寄大礼包慰问劳模
- 评论() | 分享02月05号 10:38
- 榆林春节前投放1200吨储备蔬菜
- 评论() | 分享02月05号 10:38
- 市计生协会破难题强服务推动试点改革
- 评论() | 分享02月05号 10:38
- 神木市加强市场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评论() | 分享02月04号 11:18
- 吴堡县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
- 评论() | 分享02月04号 11:18
- 市纪委监委:疫情防控“紧”当先 纠治“四风”不松劲
- 评论() | 分享02月04号 11:18
- 出狱两日再作案 警方出手抓惯犯
- 评论() | 分享02月04号 11:17
-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党建+”筑牢电气作业安全网
- 评论() | 分享02月04号 11:17
- 工行榆林分行大爱同行 春节慰问特困户
- 评论() | 分享02月04号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