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兆余村建于唐代,又名兆伍村,清初时期称赵韦村,并分东西二村。因长安方言将“韦”字读作“余”字,“赵”字写成“兆”字,遂改村名为东兆余村。走进东兆余村的门楼,迎面而来的就是两株千年古树:一株是高大茂盛的皂角树,一株是数人难以合抱的大槐树,这两株古树在此矗立了千年之久。无论何时走进村口,你都能看到这幅生动活泼的乡村生活图景:孩童们在大树底下嬉戏玩闹,大人们在大树底下乘凉小憩,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截至目前,东兆余村周围还遗存有诸多汉唐墓葬和明代藩王陵墓及现代将军陵墓,2012年,在东兆余村西北300米处,发掘出唐代名将郭子仪曾孙郭仲文的壁画墓,以及郭子仪衣冠冢等几百座世家墓葬群。

    从古至今村中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风云人物和精英儿女:古有名震历史的著名学者黄甫玄,近有曾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左协中将军。除了这些名震四方的大人物,东兆余村还培养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与人才:有一级美术师左良、科技研究人员赵振海,陕菜大厨薛成荣,著名演员赵万祥、还有众多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书法绘画名人等。

    社火是村民农闲时的娱乐,左坊的信子,赵坊的腿,薛坊的平台桌子最幽默。古老的手艺和技艺一辈辈传承,如今在村中还能找到为数不多的老艺人和手艺人,将平凡的乡村生活过的活色生香,热火朝天。东兆余村西距长安区城中心四公里,北距西安市城中心十六公里,便利的交通使得它一度成为少陵塬东部塬区上规模最大,村史久远的行政村,自古都是塬上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时光流转四季更迭,如今的东兆余村依旧是南来北往的交通重地,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遥遥领先于附近其他村庄。

   东兆余村最繁华的商业街被当地人称之为杜陵十字,街道两旁多数曾是国营单位,有医院、供销社、药店、五金店等,南来北往的商贩在此交易,东去西来的村民在此营生。齐全的硬件设施在当时不仅满足了东兆余村村民的日常需要,也成为了附近十里八村乡亲们赶集上会的重要一站。东兆余村小学,几十年前曾是韦曲乡镇比较大的一所公立学校,除了东兆余村的孩子之外,还接收附近村庄的学生,教育的兴盛和繁荣也直接提高了东兆余村人的文化水平。

   近年来,村中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除了道路硬化、增添路灯、增加广电与通讯设施、改造水电等基础生活设施之外,村上还大力发展植树绿化改造,改造垃圾站等环境卫生与保护项目提升村民居住环境。

   从 2018 年开始,东兆余村所在的西安航天基地启动大规模的“城中村” 拆迁改造,按照“成片开发、组团布局、边拆边建、滚动安置”的模式,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积蓄新的后劲。一个“美起来、亮起来、火起来、富起来”的东兆余村又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虽然故土难离,乡情难舍,但深明大义的村民们深知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为东兆余村的一个原著居民,我唯有用镜头记录下村庄的原生原貌,慰藉与回望久违的故乡情。

   因为有了故乡,我们的心才有归属感,有了故乡,我们的灵魂才不至于流浪。东兆余村,这个少陵塬上古老而又淳朴的村庄,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如今即将凤凰涅浴火重生,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焕发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