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896汽车调频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做好胡蜂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近期,我区境内陆续出现胡蜂(葫芦包)伤人事件,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加强全区胡蜂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胡蜂防控的重要性。当前正处于农林产品收获期和胡蜂活动频繁期,极易发生胡蜂蛰人致其伤亡。各镇办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当前胡蜂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夯实胡蜂防控工作的各项责任、任务和措施,扎实做好胡蜂的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强化宣传,积极营造胡蜂防控工作氛围。各镇办、区林业局、区教体局、区文旅广电局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宣传胡蜂伤人的危害性,提醒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警惕,积极做好自我防范;要进社区、集镇、校园、景区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胡蜂防治的基本知识;要在公路沿线主要的入口处和重点地段,悬挂横幅和警示标志;要充分利用墙报、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与胡蜂的直接接触;劝导群众不在有蜂巢的地方停留、游憩和从事其它活动,必须要在蜂巢附近从事生产活动的,必须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三、摸清底数,迅速开展胡蜂巢分布调查。各镇办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集镇、学校、村庄等人群活动频繁区和农业生产集中区,迅速开展胡蜂巢分布调查摸底,查清蜂巢数量和分布方位,制定具体防控措施,集中进行摘除或灭杀,最大限度地减少胡蜂对人畜造成的危害。要严格执行胡蜂防控工作报告制度,对出现胡蜂蜇伤死亡的,必须在12小时内向区应急管理局报告。

  四、分类施策,认真做好蜂巢灭杀摘除工作。各镇办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业灭杀队伍,按照“安全、及时、彻底”的原则,以村为单位组织开展胡蜂巢灭杀摘除工作,特别要优先对学校附近、城镇周围、公路沿线、移民安置点、敬老院、景区景点等人群密集区域和农事生产集中区的蜂巢进行摘除灭杀。对人力无法灭杀摘除的严重危害区域或死角,要及时发布警示信息,设立警示标识。区消防大队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及周边集镇社区的胡蜂蜂巢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不发生胡蜂伤人事件,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摘除的,要及时报请上级部门支援配合,并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识。区林业局要迅速组建技术指导组,对各镇办蜂巢灭杀摘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群众和防控队员的人身安全。

  重点来了!

  被蜂蜇伤了,该怎么办?

  具体有哪些症状?

  该如何避免?

  小编科普给大家

  胡蜂,俗称马蜂、黄蜂,属社会性昆虫。该蜂体大而凶猛,体长约19~27毫米,棕黑色。胡蜂1年常可发生3代,有的品种发生1-2代,喜群居生活。进入秋季,气温降低,受精雌蜂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墙缝、树洞等比较避风、恒温处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暖至14-15度时,开始重新活跃,并选择在树木、屋檐等树木、屋檐等通风透气的地方筑巢入居。胡蜂巢似球形,巢壳似鱼鳞片状,褐色,最大直径可达1米左右。 

  被蜂蜇伤了,会有什么症状?

  蜂类主要有蜜蜂、胡蜂等,蜂尾有管状尾刺,毒刺由此注入人体。蜂毒成分复杂,不同蜂种各不相同,主要为多肽类、胺类、激肽和酶类等,可引起溶血、出血、神经毒作用和中毒性肝、肾损害等症状。被毒力较大的蜂蜇伤的局部,除红肿、疼痛外,尚可有水泡形成,淤血和坏死。

  蜂蜇伤的主要表现为:

  1。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的局部炎症反应: 红、肿、热、痛;

  2。过敏反应: 瘙痒、荨麻疹、水肿、红斑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肺水肿等;

  3。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黑便、黄疸等胃肠道不适;

  4。循环系统: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可出现低血压性休克;

  5。呼吸系统: 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

  6。泌尿系统: 血尿、少尿、无尿、酱油色尿等;

  7。神经系统: 表现为头晕、头痛、突然的意识丧失;

  8。血液系统: 出血、溶血性贫血等;

  9。部分患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0。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器官损害,其中以肾脏损害最为严重。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

  被蜂蜇伤了,该怎么办?

  1。局部处理

  对螫刺和毒囊仍遗留在皮肤者,可用针挑拨拔除或胶布粘贴拔除,不能挤压,局部用拨罐方式吸出毒液。如为蜜蜂蛰伤,因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敷蛰伤局部;黄蜂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

  2。止痛

  蛰伤局部疼痛剧烈时,可在伤口近心端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30毫克。

  3。全身症状处理

  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重者皮下注射或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1毫升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

  4。休克处理

  如因过敏性休克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则应进行心肺复苏。尽早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抢救措施是正确处理蜂蜇伤重症患者的关键。

  出行时,如何避免被蜂蛰伤?

  1。外出时,最好不要使用香味浓郁的化妆品。

  2。外出最好穿灰色、棕色或白色衣服,因为鲜艳的服装和艳丽的饰物容易吸引毒蜂。

  3。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类似于花香的气味,特别招蜂类喜欢。

  4。不招惹、捕捉蜂类,远离蜂巢蜂群。被小于10只蜂蜇,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被10只以上蜂蜇,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可引起组织坏死,重者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障碍。

  被大黄蜂蜇伤,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甚至死亡。蜜蜂、黄蜂等是常见的伤害人的蜂类,蜜蜂的毒液呈酸性,被蜜蜂蜇后,可迅速在伤处外敷弱碱液中和毒素。而黄蜂其蜂毒为碱性,因此可在蜇伤部位用醋酸水或食醋等酸性液体涂抹,以中和毒液。

  目前,对蜂蜇伤中毒的救治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治指南,部分患者因未能及时有效诊治而死于喉头水肿、急性肺水肿、过敏性休克、肾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切记,不要轻易打扰它们!

  胡蜂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 

  养蜂专家提示:胡蜂是一种益虫,要保护,否则生态环境会恶化,胡蜂以害虫为食,使得害虫数量减少,对农作物贡献很大,在菜地附近养一窝马蜂可起到大量消灭害虫的目的,再养一窝雄蜂,专门用来给作物授粉,从而成为真正的绿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