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有书的生活是幸福的(拍摄于新华书店曲江书城)。有你、有书的生活是幸福的(拍摄于新华书店曲江书城)。
1995年,陈忠实在新华书店钟楼书店签售时的场景。 资料照片1995年,陈忠实在新华书店钟楼书店签售时的场景。 资料照片
新华书店曲江书城已成为西安的新地标。新华书店曲江书城已成为西安的新地标。
吕重华(右二)和家人在方圆工艺美术社门口合影。资料照片吕重华(右二)和家人在方圆工艺美术社门口合影。资料照片

  方圆工艺美术社就是吕重华的家。他一边卖书,一边完成了《订单·方圆故事》的写作。

到新华书店钟楼书店,坐在地上看书,已成为“打卡”新时尚。到新华书店钟楼书店,坐在地上看书,已成为“打卡”新时尚。
在新华书店钟楼书店里,随处可见捧着书阅读的市民。在新华书店钟楼书店里,随处可见捧着书阅读的市民。

  送你一个长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质。西安的特质,便是文化。而文化的繁盛离不开书籍的浸润。在西安,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文化自觉。而逛书店则是西安人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一种割舍不掉的文化信仰。

  时光的车轮隆隆滚过。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老书店,仿佛一位位饱经风霜的智慧老人,经日月更替、雨打风吹,默默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守护着读者们心底的那片宁静。

  我的书店故事

  50多年前,我就经常来新华书店买书、看书,我的阅读习惯和对文学的热爱都发源于这里。我和妻子曾经在这里谈朋友,后来我带儿子来这里看书,再后来带孙子来这里看书,现在我又天天来这里看书。

  新华书店 读者心中永恒的圣殿

  在西安钟楼附近,有一幢鹅黄色的苏式建筑十分醒目。楼体墙面上古朴厚重的浮雕,以及门楣上毛体的“新华书店”四字,承载了几代老西安人的记忆。这里就是新华书店钟楼书店原址,这里曾经是西安读书人的圣殿。

  新华书店钟楼书店原址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1954年,坐落于钟楼东北方向,在邮政大楼东侧,是按照苏联图纸设计的。据在钟楼书店工作过的老人回忆,书店初期业务为新华书店延安西北总店服务科南迁后所承担的内容,负责西北地区的图书发行工作。这里曾是西安地区唯一的书店和西北最大的书店。

  “当时还在计划经济时代,书籍的数量、种类都很有限,只能从北京、上海发行所的书目订书。当时的钟楼书店一共有两层,一层为科技类门市部,二层则都是文教、工具类的书籍。”1982年,现任钟楼书店副经理的周策当时刚刚参加工作,是新华书店钟楼书店一楼柜台的一名营业员,他回忆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钟楼书店也慢慢变为了开架售书的模式,并将建筑由两层改成了四层,同时还加装了电梯。文艺类书籍渐渐变成大众的最爱。”

  作为当时整个西北地区藏书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书店,钟楼书店曾有过很多高光时刻,书店里永远挤满了求知若渴的读者。钟楼书店副经理赵强说:“当年畅销书发行时,来排队购书的读者从柜台能一直排到东大街马路上去。那时,我们还有一位很棒的美工张师傅。每当他和旁边钟楼电影院的美工师傅一起画新书和新影片的宣传画时,围观的群众把钟楼站的电车都挤得不能进站。这也算是当时的钟楼一景了!”

  2008年,因楼体承重已经不能承载书籍的重量,再加上书店有扩大经营的需要,钟楼书店由原址搬至端履门十字路口西南角,营业面积由之前的约2000平方米增加至约7000平方米。

  虽然挪了窝,但钟楼书店在西安读者们心中的地位没有变。即使是在书店遍地、书香满城的今天,钟楼书店仍是很多老西安人心目中的知识圣殿。

  7月21日早上刚开门,钟楼书店就陆陆续续迎来了大批前来读书、买书、逛书店的市民。今年79岁的陆先生一手拄拐棍,一手提着小马扎,晃晃悠悠地走到书店的文学区坐下。他说:“50多年前,我就经常来新华书店买书、看书,我的阅读习惯和对文学的热爱都发源于这里。我和妻子曾经在这里谈朋友,后来我带儿子来这里看书,再后来带孙子来这里看书,现在我又天天来这里看书。新华书店是我们一家子人的良师益友,到这里就像回了家一样。”

  赵强说:“钟楼书店现在面临很多挑战,但我们有信心把这块金字招牌继续做大做强。新华书店旗下的每家书店都有自己的探索方向,比如新华书店曲江书城就在探索‘书店+’的新型经营模式。而我们钟楼书店则想一心一意地做好书店的本分,精细化分类、精品化推送、专业化服务、分享化互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的书店故事

  写这本书本来是想传子传孙的,没想到还得了国际大奖,让这方寸小店名传四海。

  方圆故事 方寸小店名扬世界

  位于西安美术学院大门北侧的方圆工艺美术社一直是一家低调的民营书店,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订书、进书、卖书,37年来始终如此。

  1982年创立的方圆工艺美术社,是西安最早的图书销售个体户,它起源于美院教师吕安未的一个书包。当时的西安美院校址位于远离市中心的长安县兴国寺,信息闭塞,进城不便,师生们都需要找地方买绘画技法教材。曾在图书馆工作过的吕安未通过一些出版社的渠道,每次总能带几本新书回学校。据西安美院退休教师成文正回忆,当时吕安未挎了一个书包,见到相熟的老师和学生就把书掏出来给他们瞧,很快就有许多师生围拢上来,书被一抢而空。后来包里装不下了,吕安未就借了张桌子把书摊上去。桌子放不下,又换成了架子床。再后来,就有了方圆工艺美术社。

  吕安未办书店也实属无奈,当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从山西老家随迁来西安,一家4口人挤在12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微薄的工资没法养活这一大家子人。为了增加收入,他搬蜂窝煤、除草、扫马路,最终办了个体执照,走上了卖书的路。起初吕安未卖书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只能四处打游击,直到1985年才在西安音乐学院大门北侧盖起了自己的门面房。方圆工艺美术社这个带着浓厚年代感的名字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若论起经营规模、辉煌历史,方圆工艺美术社比不过新华书店;但若论起在全球“书圈”里的名气,小小“方圆”已是“世界闻名”。这一切源自一本获得“世界最美图书”金奖的书——《订单·方圆故事》。

  如今的书店老板名叫吕重华,是吕安未的二儿子。书店刚办起来的时候他才十来岁。7月24日,记者见到吕重华时,他正汗流浃背地里里外外忙活着搬书。《订单·方圆故事》就是吕重华写的。

  今年四十多岁的吕重华,平头、小胡子、大腮帮,戴一副眼镜,手持一把蒲扇,聊起天来侃侃而谈。他说:“写这本书本来是想传子传孙的,没想到还得了国际大奖,让这方寸小店名传四海。”

  《订单·方圆故事》写的就是方圆工艺美术社这几十年里的故事。吕重华把自己对整个家庭与书店的情怀和辛酸都凝结进了这本书。线装、纸本、书法、印章、竖排、中式漫画……当这些文化元素被极富创意地合成在一本书上时,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书的封面和封底选用的是编织袋材质的包装纸,绿油油的,韧性好。内文用的则是学画人常见的速写纸,又轻又软。吕重华对书的平整切口十分自豪,用手触摸能感觉得到手工制作的痕迹。这本书除去印刷环节,在装订上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全部手工作业。

  吕重华说:“生活中要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也不能忘记眼前的苟且。现在实体书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对于我们这样的小书店而言,生存更是举步维艰。但我还是想把‘方圆’做成一家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