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应朋友邀请,去看了一个古代传统绘画作品的高仿真印刷品展销会。诚然现代先进印刷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能很轻松的通过类似这些高质量的印刷品窥得传统艺术的几分美韵,也能从这些经典作品的拷贝中体会到一些原作的经典艺术魅力。无疑传统的艺术是优秀的、是伟大的、更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艺术是意识形态,是意识形之于态”,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之花,在每个时代的土壤里应该有每个时代独有的色彩。艺术是意识形态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而这种所谓的表现形式包括不同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技法等因素。而传统包括两方面传统的形式语言和传统的艺术审美价值观。传统的核心价值是艺术性,是艺术的核心价值。

今天艺术已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如果现在的我们总把今天的艺术和传统进行比对,并发出如传统的技艺是如何精妙,意境是如何的高古,气息是怎样的清澈宁静,那么今天艺术的价值是什么?

今天艺术已经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一味地让“自由”“个性”泛滥,让艺术“贬值”,让不吐不快的精神“呕吐物”被冠以艺术品的名字,堂而皇之地放进展厅,就如同被快速工业化污染的浪花,堕落了阿佛洛狄忒(诞生在海水泡沫中的美神维纳斯)。>>>详细

韩勃正

 7月的早晨是清爽的,也许是因为已经过去的和即将到来的闷热给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射作用,带着一些不很尽意的速写结束归来的写生。之前许久的计划、安排、放不下的事情,就这样在一个相机、一个速写本、几支铅笔的简单行李中被放下了。走出画室,穿过城市田野间带着露气的晨风穿透胸口,把几个小时前还奴役于各色应酬,又恐那些事情做的不当会有失得体等等思想的负担尽情荡去,像出门时的行囊一样简单轻松。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子的境界确如他老师评价的“卓尔不群”。看来能拥有一颗不被生活琐事困住平静,自在的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圣人的境界是我们凡夫俗子们难望其项背的。不过这也给了我们这些挣扎在凡尘中的人们一座高塔,这种逍遥之境,每当我们透过繁杂现实的缝隙中远远窥见都会释然开怀的似有所得。初夏的写生就这样有着美好的开始,但辛苦却是生活的本质也是写生的常态,晨风中的荷塘温婉宁静,但在一张画还未画完的时候,太阳已经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他是多么地接近北回归线。久违的汗水悄悄地浸透了衣服,炎热季节的池塘边水汽被蒸腾了起来,湿热的气流让人觉得空气变得重了许多,以至于呼吸也需要费些力气,偶然间一丝微风拂面像丝绸拭去汗水,甚是舒爽。路边柳荫下聚了几个清闲的农人,有一句每一句的拉着家长里短,时而会来我们身边看看也评价几句,>>>详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是古人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宁可瘦也不可俗。而在当今物质已经相对丰富充实的今天,一些人虽然已经体态偏于臃肿,但是依然不断地拼命追求物质,这算不算是士俗不可医呢?俗,一般指一种常态的规律,或习惯,如常说的约定成俗,风俗习惯,俗作为一种平常的习惯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社会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环境和不变的“俗”便成了天然的矛盾。人如若俗,便会被动地活在格格不入的环境里,佛家讲俗世轮回是苦,有如驴拉磨,在黑暗中,顺着既成的轨迹一圈又一圈,是以有识之士对俗的憎恶,似乎是再合情理不过了。生命的体验如此珍贵,又有谁,情愿闭着眼睛拉着他人的衣角,走过这人生的风景。

 是以脱俗应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并不容易,士俗不可医,并不是似人眼盲无法复明,而是世俗的人大多不愿睁开眼睛,接受成俗以外的风景,或宁愿视若无睹的把一切新现实置于心外,把自己关在一个自认为安全的灰色空间中,自得其乐。脱俗并不只是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律去思考,去行动。俗还有普通,平庸之意,那么脱俗也就只有一个方向,那便是摆脱普通和平庸的高尚和完美。追求高尚和完美是人的天性和必然,追求和展现高尚完美的人格是一个人对个人生命价值的充分体现,也是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必要条件。>>>详细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