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榆阳”美在哪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作为陕北国家级能化基地核心板块,在全面加强能化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成为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为煤化工资源型城市和绿色生态型城市并驾齐驱比翼发展探索出有益路径。
2013年以来,榆阳区以省级贫困村赵家峁为试点,大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脱贫攻坚,以合作社土地制度改革为引爆点,统筹推进“三权分置、三变改革、三条路径、三产融合”工作,堪称继“小岗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村土地的“第三次革命”。
“五个坚持”形成“榆阳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与领导带头相结合,保障改革行稳致远。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打开改革思想大门。坚持敢于担当与守住底线同向发力,加快改革落地生根。坚持制度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凝聚改革强大合力。坚持产权改革与产业融合一体推进,确保改革生机活力。产改结合,村集体经济呈现新经济增长点,展示了改革的生命活力。
目前,全区成立409个村组集体经济组织,21个乡镇(涉农街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2019年,全区26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达2.5亿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2%。“榆阳模式”成为全国首批实现整体脱贫、百村示范、全区推进的先进典型,也成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实验田。
践行“两山”理论
文旅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著名旅游目的地形态基本形成。榆阳区践行中央领导人生态文明思想,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关系,巩固70年“北治沙、南治土、齐治水”全域生态治理成果,落实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黄土高原大绿化、黄河流域和长城沿线生态建设等重大战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开创了黄土高原生态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绿色生态环境的改善,著名旅游目的地格局基本形成。陕北民歌博物馆已经成为对外展示陕北文化的新窗口,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教育基地成为榆林乃至全国治沙历史、治沙精神的经典名片,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榆林野生动物园和夫子庙“五馆一中心”等一批精品文化工程,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每年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溜溜音乐节、大漠汽车越野赛、风筝音乐节等100多项“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推陈出新,异彩纷呈。赵家峁“老家记忆”、孟家湾草滩风情、红石桥乐沙戏水、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景区蓬勃发展。2020年,全区共接待旅客895.48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728 亿元。
“五区”布局全域
生态特色突出、生态文明和产业系统综合构建迭代升级。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格局基本成形,黄土风情旅游区、农耕文化旅游区、古城文化旅游区等异彩纷呈,一二三产融合的完整生态产业,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示范区——榆阳模式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引起更多关注的目光。
以绿色理念创新驱动、在生态修复大保护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把绿色生态资源作为绿色经济要素,创新三产融合的文旅产业集群建设,走出了黄河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样板的榆阳模式,如今已是“四十年前看小岗、新时代里看榆阳”的一道乡村振兴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当我们踏上这片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壤的土地时眼前一亮,往日的“北风天天吼,日日沙南移……风挟黄沙刮四季,百里无一人家”的塞北,如今已是“树网成林,绿波无边,花艳果甜”的塞北江南,一扫“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历史。告知诗人王之涣,如今已是“漫天黄沙今已去,春风杨柳绿山川”。
(茅笛 张溁 李拴 )
猜你喜欢
- 府谷县盐沟社区:党建共建显真情 爱心助学暖人心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11:53
-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四个持续”保障“三九天”供电无忧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11:53
- 农行榆林分行召开2020年四季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8
- 榆林贫困人口数量全部清零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8
- 市政府召开2021年第1次常务会议 李春临主持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8
- 榆林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中心项目建成投运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8
- 驾驶员刘智荣登2020“陕西好人榜”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5
- 榆林市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正式揭牌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5
- 神木市入选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5
- 榆林新增3家核酸检测机构
- 评论() | 分享01月07号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