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贝贝 实习生 张栋杰

  有时候校园聚会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有的学生就选择放弃,而有的学生却选择“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也要去”。

  西 工大大三学生廖静茹曾经参加过一次盛大的晚宴,这晚宴的举办人不是别人,正是她同专业的一位男同学。据了解这位同学家里特别有钱,这场宴会正是在他家的一 栋别墅里举行的。冷餐会,烟花,礼服,就像电视里演的一样。“没想到会邀请我,听说很隆重,我还问姐姐借了钱买了套小礼服,才算没丢人。虽然有点力不足, 但是还是想参加这样的活动,觉得人生上了一个档次,好像进入到上流社会了呢!”

  为了在聚会中显得有“面子”,一些大学生更是走上了专业的“借贷”道路。

  “周 末我们班土豪办生日趴邀请我去参加,在粉巷一处高端会所的VIP包厢,这么大的场面我得送点像样的礼物才行。”可碍于囊中羞涩,在西安体院上大三的小白, 通过“支付宝花呗”套现,套取了1000元现金。可接下来高额的手续费让她担心重重。这样借贷1000元,下个月她要还1300元,多出来的300元则是 套现所需要的手续费。但就在如此高额的手续费下,她还是为了“面子”去借。

  根据暗访发现一些社会上面向大学生的分期借款公司,都打着分 期的幌子实则搞“网络信用卡”套现业务,业务员向记者表示“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这种软件,大学生通过学信网学历验证就可以注册申请“网络信用卡”, 轻松进行套现交易,不过利息和手续费往往惊人。他还告诉记者,来这里套现的大学生大部分都看起来经济条件不错,但他们还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金钱预支,可 以说是为了圆今天的梦,花明天的钱。

  有些大学生一味追求“面子”,却忘记自己的“里子”早已千疮百孔。

  延伸阅读:

  饭桌社交,你去不去?——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

  本报记者 宋贝贝 实习生 张栋杰 杨磊

  发了奖学金得请客吃饭,失恋了召集舍友们吃饭,过生日了大家庆祝一下,毕业了大家“不醉不归”,好朋友请吃饭去不成也得去,社团部长叫吃饭不想去也得去……

  那么,大学校园的饭桌社交,你去还是不去? 

  毕业季,成聚餐最大由头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同学之间各种纪念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伙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致青春”,而“致青春”里最大的部分,莫过于各种形式的“散伙饭”。

  刚 刚参加完毕业论文答辩的李科华告诉记者,论文答辩结束后,同学们像是铆足了劲儿天天聚会,自己也是忙于在各个“趴”中穿梭。“有时一天就有三场聚,中午、 下午茶还有铁定的夜场。”李科华说:“毕业了,一是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松懈下来了,人人都有种想要放纵一下、吃喝玩乐的思想;再就是同学之间的分别之情也 是不可避免地要借吃饭抒发一下。”

  “走,看球去!”西安体育学院大四学生杨震泽正用微信为晚上的欧洲杯“约场”。晚上9点半,杨震泽准 时和8名同学来到西安顺城巷一家酒吧。“最近毕业的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人也觉得轻松多了,正好赶上‘欧洲杯’,我们热爱足球的几个哥们儿只要有赛事就 想来夜市喝酒看球赛,这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我们这儿最近基本上每晚10点后都爆满。因为离周围几所大学都挺近,来喝酒看球的大学生挺多的。加上最近快毕业了,在我们这里聚会加看球,环境还是挺热闹的。人均消费在70左右。”顺城巷一个生意火爆的酒吧服务员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在这里看球的大学生李惟,今年读大三的他表示:“宿舍没电视而且晚上还要断电,没办法了看球只能出来看。这里看球气氛好离学校又近,我们都喜欢来这边喝酒边看球。”

  最 近恰逢“欧洲杯”足球赛事,西安大街小巷里的酒吧不仅提供酒水餐饮,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电视或投影仪来实时播放球赛,只要在酒吧消费都可以免费观看球 赛,而且里面吆喝呐喊观球氛围很浓。上班族有时候没有精力,大学生们,尤其是毕业级的大学生时间充裕,就成了消费的主力军。毕业季+欧洲杯,毫无悬念地成 为近期大学生们“约场”的一个重要理由。

  “暑假里餐厅、酒吧、KTV大学生已经成为主力军”你觉得太夸张吗?事实上就是这样。

  下午7点钟的李家村万达广场,家家餐馆爆满。其中一家火锅店已经被十桌学生包场了。“我们专业今天吃毕业散伙饭,所有的人都到齐了,准备无限量好好地喝一场,可能是最后一次在一起吃饭了,我们都说好了,不醉不归!”工业设计系的一名大四学生说。

  无 独有偶,位于曲江大道旁边的商业中心龙湖星悦荟因为地处偏僻,周围都是城中村改造房,落成时不被看好,被认为周围没有实力消费群体。可是开业过去将近一年 了,生意越来越好,周末餐厅已经需要等位了。原来商场周围虽然地广人稀,但是一站路以外是西安理工大学,一个大学的学生撑起了半个商场的生意。

  “学生们很爱来我们商场闲逛,因为我们这里有餐馆,有甜品店,有电影院还有超市,一个年轻人需要的都齐全了,尤其是夏天,我们这里又很凉快,冷气全天开放,理工大的学生们经常在这里吃饭。”龙湖星悦荟前台接待服务员说。

  “本来还想着分到这个理工大学新校区环境会很凄凉,没想到不久旁边就多了一个大型商超,这对我们学校的学生真是个大福利,超市买买东西,和同学改善下伙食,约看电影都方便极了!”理工大学大一学生王菁菁说。

  “聚会”到“恐聚”,大学生聚会应酬压力大

  “行 行行,我晚点肯定到。”西安工程大学学生马博文接完电话说,昨天晚上刚参加完同学的“生日聚会”喝了一肚子酒,今天中午又接到学生会通知“换届聚餐”,大 家晚上一起欢送老部长,迎接新部长。现在又接到电话要临时参加一场“同乡聚餐”,一时间搞的他有点措手不及。

  根据记者在西安多所高校走 访调查了解到,目前“聚会应酬”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项,不论年级高低,不分男生女生,聚餐活动都很频繁。大一大二的同学,主要以各种社团开展的 聚会活动为主,比如迎新聚会、换届聚会、社团经验交流聚会等;大三大四的同学,主要以实习归来交流、毕业离别为主,比如各种类别的散伙饭,谢师宴等。

  “周 三是舍友生日肯定要聚,周五社团聚会,下周学生会换届还要聚。”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苟乔说,自己来自甘肃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工人,家里条件很一般。平时 生活费有限,聚会多了开销太大,让她的生活费大大吃紧。她考虑暑期就不回老家了留在西安打工,这样能为家里减少一些负担。“其实班级同学之间小聚无可厚 非,但加入社团后聚会过于频繁,难免成为一种负担。”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李华在谈及大学生聚餐这一问题时,说他是深受其“毒 害”。李华所住的宿舍除了他自己,剩下几个人已经不太在学校食堂吃饭了。基本上到了饭点就是几个人在学校外面的小餐馆AA点菜吃,早餐就是买的各种零食一 对付。周末则会选远的高档点的餐馆吃一顿好的。“像我的家庭条件,是不可能这样去吃的,但是总不去,等于是在孤立自己,在宿舍的心情也越来越不好。可是去 吧,只能偶尔去,算是和舍友保持着感情”。

  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会计系的大二学生张芳也有类似的烦恼。大一时加入了学校的一个社团,经常 会被叫去聚餐。有时时间冲突去不了,部长还会下“死命令”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参加,为此她还逃过几节晚上的选修课。更过分的是,到后来社团里有个男生喜欢一 个女生,就会经常说要聚会吃饭,想借此来制造机遇,当部长的也就成人之美,搞得其他人苦不堪言。对于这些聚餐,张芳有很大的心理抵触,因此大一结束时,就 退出了这个社团。

  记者发现,从普通大学生到社团干事,社团部长,再到学生会主席,聚会频次是越来越多。普通学生多是情感交流聚会,领了 奖学金被要求请客吃饭,失恋了召集朋友吃饭,有难题了朋友开导也需要请对方吃饭,就连一起打游戏通关了也要吃饭庆祝……而社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在这些情感 交流饭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的工作应酬饭局。

  既然有时很无奈,那这样频繁聚餐的意义何在?有同学回答说:“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交吧,大部分人可能心里想着说不定以后会靠哪个朋友帮忙,现在积攒点人脉关系”。

  校园“官僚风”,学生会还是“学社会”?

  学生会作为一个在校内为学生提供服务以及沟通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部门,已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部门,为校师生提供无偿服务。殊不知,如今“官僚风”也渐渐地吹进了这个组织。

  西 安财经学院大三学生葛志明表示,进入大学前,自己是一名“无知学生”,正是因为听了父母的话,让他努力进入学生会锻炼自己,到如今身为部长的他已经觉得自 己“很有社会经验了”。“我从普通干事到部长,从酒桌上的座位安排,到下属们给主席部长敬酒,该从谁敬起分别怎么敬这些都是有讲究的,酒桌上什么时候该敬 酒什么时候该碰酒,这都要察言观色。实在喝不了怎样避酒……”这些被葛志明奉为社会经验的,无非是“酒桌套路”,但是仍然“让我在学校办事很容易”。

  翟 同学是西安某高校上一届的团委主任,不管在学校还是团委,他都组织参加过不少聚会活动,也喝过不少酒,“学生会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更贴近于社会上的各种现 象,学生会里的职能部门也和社会上一致,在学生会是学社会知识,比书本上的东西来得更实际。多参加学生会和社团的活动能为自己积累经验,将来应对社会才不 会十分吃力。”

  西安体育学院大四学生赵毅轩说,“每次临近学生会换届选举的时候就是聚会最多的时候,几乎每个人想在换届中得到晋升就要 把学生会主席、各个部长邀请个遍。如果这个当口表现得好往往都会得到晋升。”但是这样请客下来,花费真不小,人家这些干部还不一定会“赏脸”,往往要多次 邀请。

  长安大学大二学生李佩锦说,“到了大学学生会这个小社会才知道,很多应酬是你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的。比如说学生会聚会部长说叫你陪 同参加一下,不去吧不给部长面子,去了吧就会喝酒,敬来敬去。而且这次不去的话部长下次估计就不会再叫你了,这样又不利于自己以后在学生会的工作,所以每 次还是硬着头皮去。”

  特别让人惊讶的是,学生会的“官僚化”不仅体现在吃饭应酬上,还体现在内部机构设置以及运作上,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据 记者在西安五六家高校的调查采访中得知,如今西安的高校普遍情况是:学生会上设1名主席,主席一般拥有3至6名助理;另设副主席3至4名,每人有助理1至 2名;一般下设6个部,大致为学习部,宣传部,外联部,文化部,礼宾部,生活部,每个部有部长1名,副部长4名,再下面还有组长和小队长之类的设置。

  任 命学生会干部的时候,先要开竞聘大会,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考察,然后经过严格的竞争选举才会进行聘用。一经聘用,会发布正式的红头文件,这种文件和政 府机关的正式公示通知几无二致,一般题目为“关于任命2015-2016年度XX大学学生会储备干部的决定”,开头是面向“各直属中心”,内容更是字句斟 酌,一板一眼,让人乍一看,觉得这得是个多大的组织啊。

  学生会过于“官场化运作”的现象在西安大学校园普遍存在,学生们也是对此深恶痛 绝,带着美好的憧憬和期望进去,却被现实打破。面对的是任性地占用你的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开不完的会,满嘴官话套话的部门负责人讲话……这些过于成熟 的面孔,世故虚伪的套路,已经成了学生会给学生们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