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报道了潘先生仅凭一句“你说话方便吗?”就凭空猜测对方身份,险被骗5000元一事,而吴女士就没这么幸运了。10月13日上午,吴女士急匆匆地走进了明德门派出所值班室。“同志,我被骗了!”原来,她的遭遇和潘先生的经历如出一辙。 王永春 记者 邓龙辉

  凭口音她认定陌生来电为好友父亲

  10 月12日下午4点多,家住杨家村附近的吴女士正在军人服务社买东西。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因为人声嘈杂,对方是广东口音,吴女士就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好朋 友许某的父亲许伯伯。因为好朋友许某三年前去了国外,托自己对老人多加关照。虽然已经有两三年没有见过老人,但那浓重的广东口音,吴女士一听就特别熟悉。

  没有多想,吴女士就热情地打招呼。“你说话方便不?我有个事想请你帮忙!”“伯父,什么事啊?”“是这样,我托朋友办点事,想给他转点钱,但又担心他有顾虑,所以想以第三方名义办这个事。你能不能帮我给他转2.5万元,我再把钱转给你?”

  老人的一番话,吴女士听懂了,意思就是让自己帮着转下钱。因为此前与好姐妹关系不错,再加上老人对自己也不错,吴女士爽快地答应:“行是行,就是我的卡上只有1.5万元。”“那你先帮我转1.5万,另外的钱,你看能不能再帮我想想办法。”热心的吴女士满口答应。

  转账成功后电话打不通了

  挂了电话,吴女士就到长安南路一家建设银行,将卡上的1.5万元转到了对方发来的银行卡上。转完账,吴女士再拨打对方电话告知,却发现电话无法接通了。这下吴女士预感到自己可能是被骗了,于是来到公安雁塔分局明德门派出所报案。

  目前明德门派出所已经受理了此案,警方根据吴女士提供的对方的银行卡、电话等信息展开相关调查。

  不要碍于面子而不核实对方身份

  派出所的办案人员介绍说,由于电信诈骗漫天撒网,涉及范围极广、地域跨度极大,且犯罪嫌疑人不直接与受害人当面接触,给案件侦破带来困难。

  民 警提醒市民,接到陌生电话一定不要先入为主地猜测对方的身份。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昵、热情甚至开玩笑的语气说话,再加上特有的口音,会使人们认定对方就是 自己的某个熟人,一旦形成这个概念,不法分子就顺水推舟,进一步实施诈骗。民警建议大家,接到陌生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通过提问及其他各种方式核实对方 身份,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不好意思进一步询问对方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