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蔬菜大棚照料黄瓜村民在蔬菜大棚照料黄瓜

  近日,在吴堡县辛家沟镇李家河村的蔬菜大棚示范园内,整齐有序的21座蔬菜大棚依次排列,棚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阵阵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

  在一座蔬菜大棚内,李家河村村民霍春莲正在忙碌地摘着辣椒。看着大棚里的丰收景象,她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说:“现在正是辣椒产量的高峰期,这座蔬菜大棚每天能产大约200斤辣椒。有了示范园,我们不出村就有活,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李家河村原来是出了名的软弱涣散、矛盾信访村,村里没有集体产业,多数村民在家务农,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2020年,借助产业扶贫政策,李家河村和附近的4个村联村共建了21座总长1900多米的蔬菜大棚,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通过资产入股、入园就业、订单收购等形式把农户嵌入产业链,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蔬菜大棚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我和丈夫承包了3座黄瓜大棚,一年下来能挣9万多元,现在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到了增收致富的技术。”李家河村村民孔利云说。

  在承包蔬菜大棚之前,孔利云和丈夫靠养鸡维持生计,一年到头收入算不上高,还面临着一定的市场风险。孔利云也曾想过放弃养鸡,但就近就业没有渠道,外出务工又放不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无奈之下只能坚持了下来。当听说村里建起的蔬菜大棚用人时,她和丈夫第一时间报了名。如今,孔利云和丈夫都在蔬菜大棚示范园工作。“在这里就做些种菜、管理、采摘的活,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工作不累还能照顾家里,收入也可观,现在觉得挺好、挺幸福的。”孔利云说。

  “我们种了10棚辣椒和7棚黄瓜,另外的4棚种植樱桃树,主要雇用当地村民进行管护,现在在这里干活的村民每月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蔬菜大棚的管理技术员曹元宏说,“大棚内种植的是无公害绿色食品,是各地农贸市场、超市的‘抢手货’。”

  大棚蔬菜除了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其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帮助不少村民解决了收入困难的问题。63岁的李家河村村民李春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主要负责修建通往蔬菜大棚的主干道,跟他一起干活的不仅有李家河村的村民,还有周围其他几个村子的村民,大家都享受到了蔬菜大棚带来的“红利”。

  “我们十来个人,每人每天能赚150多元钱,我还专门买了辆三轮车负责拉砖,到现在一共赚了5万元。”李春生笑着说道。

  如今,李家河村的蔬菜大棚示范园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香饽饽,“下地上班去”成了村民们的口头禅。

  “发展蔬菜大棚产业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出村就赚鼓了腰包。目前,蔬菜大棚已为李家河村集体带来8万元的收入,带动长期和临时务工村民收入60多万元,既能就近就业,又能学到技术,村民积极性也非常高。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李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刘飞信心满满地说。

  文/图 韦江江 本报记者 刘美